梧桐文学

第二十四章 抗战烽火的浇铸(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日军的进攻估计,大兵团运动困难,对双方都如此。

估计日军将利用赣江阻碍将国军顺势纳入其包围圈。

我军决战地点的选择,力图避开日军重炮的射界,决定向西牵制,逐次抵抗,潦河南岸向北反击,将日军反包围于奉新、安义地区。

故采取诱敌深入法,对鄱阳湖至潦河部队,实施纵深配备,多路火力封锁港汊阻挡日军登陆。

修河南岸部队先防御,后逐次采取攻势;控置部队采取东西两面夹击的态势;交通方面,将日寇即将进攻的地带道路全部破坏……

这个计划送交薛岳斟酌时,已经打了一个折扣。

罗卓英又对修河南岸部队予以调整,参谋处非常着急,但无法制止,又打一个折扣。

3月中旬日军首先向罗卓英部发起第一波攻击。

“不断由突破口注入兵力,并在修河北岸升起气球,指挥炮兵向我阵地密集射击,继以猛烈冲锋,(我)49军不能支持,向南溃退……”

日军又攻其侧背……于是当时国内哄传,罗卓英连失三城。

第二阶段日军由其所占领的安义,向东突进。

此时参谋处的意见,认为日寇孤军深入,可利用还有战斗力的部队和援军接战,有可能转败为胜。

薛岳考虑良久,决定放弃南昌。

原因是,他要迁就罗卓英,因为罗氏在蒋介石和陈诚面前说他的好话。

战区参谋长吴逸志特别嘱咐参谋处,要照顾薛岳和罗氏的关系!

于是撤兵遂行,南昌失陷了。

参谋处乃专业幕僚,他们的作战计划出于至诚,但却要受到接踵而来的人事干扰,幕僚作业不免大打折扣。

南昌失陷,蒋介石大怒,命令他们抵死反攻,结果还是由罗卓英所部打头阵。

国军利用地形、工事熟悉的优势,夜间进攻。

打了三夜,日军猛烈还击,部队进攻受挫,只好不了了之。

南昌的失陷,参谋处认为抗战初期阶段,不宜硬碰,因此部队配备宜以纵深方式排列在河流沿岸,方不至于一旦突破就不可收拾。

另外,急切放弃南昌,等于放弃了四、五个打击消耗敌人的绝好机会。

时间、兵力、机会都完全没有问题,对当时还在国军手中的赣江沿线的天时地利的利用白白放弃,不知是畏敌还是见不及此,总之,在参谋处看来,如此断送名城南昌,那是非常可惜的。

幕僚策划不周战事仓促落败

石觉《南口会战前后杂忆》,谈到抗战初期的南口会战,大本营鉴于华北危机,决心集中5~7个师,设防于南口、张家口一带,保持察南战略要地,以为冀、晋、豫方面大军作战之侧背依托。

但此次战役属被迫仓促应战,战端甫启,陷于逐次使用兵力之苦境,牺牲惨重,支持十余日后全线溃退。

关于各级作战幕僚的作用,他特别在检讨中指出:幕僚人员,未作战场地形交通调查,并先到单位配备图亦未调制,带路人员亦无准备,让增援部队临时找方向摸道路,实属有亏职守。

实属痛心之言。

足智多谋:高级幕僚俞大维的大将风范

他说,防务长官的办公室永远在前线。

他是抗战期间中训团十数万人的兵器运用总教头,他是神射手,曾经远距打中一一飘空的活动气球,令丹麦军火商目瞪口呆。

他身先士卒、冒险犯难,经常和下级飞行在风高浪急的海面上空,在高厚的云幕层中穿行,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他是功夫深沉的弹道专家,闻泥土而知炮弹来历。

他是数理逻辑的专家,他听过爱因斯坦的课程,他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论文《数理逻辑问题之探讨》,发表在德国最著名的数学杂志,是在该杂志发表论文的第一位东方人。

他对现实中危急存亡之秋的伟大的爱国者,表现深沉的敬意,他也有他的英雄崇拜情结,景仰饱经忧患、屹立不摇的伟人。

美军史慕德中将赞美他:俞大维先生是一位令人仰慕的君子,一位令人惊奇的思想家,为其平生所遇最有学问者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