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二章 战时幕僚团(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间经昆仑关等多次重要战役,西南战区还算稳定。

太平洋战争爆发,组建远征军赴缅作战,林蔚受命随蒋介石两次飞往腊戍视察防务。

随后成立滇缅战区参谋考察团,商震为团长,林蔚副之,参谋团会同史迪威参与机要、商议协调作战部署。

抗战末期,美军对国军军政部机构庞杂、效率低下、营私舞弊种种现象提出质疑,建议改组并仿照美国体制,建立国防部,蒋介石然之。

遂向此方向过渡,将军政部长何应钦调往昆明担任陆军总司令,由陈诚接管军政部。

陈诚亲自点将,将林蔚调为他的次长。

抗战胜利后,军委会改组为国防部,陈诚出任参谋总长,又以林蔚做参谋次长。

远征军入缅作战,参谋人员王楚英在腊戍听见杜聿明向林蔚抱怨说道:“美国人只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经济实力比较强大,他们军队的战斗能量、军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并不比我们高明……”

而林蔚不以为然,他向杜聿明剀切说明事情的原委和蒋介石的深远意图后,杜聿明方默然无语,点首认可。

(参见王楚英《史迪威同杜聿明在缅甸的一段纠葛》)

远征军第一期阶段,蒋介石造访缅甸战场,视察担任曼德勒卫戍任务的新38师,均由林蔚陪同。

此前,已电令驻缅参谋团林蔚和代长官杜聿明要绝对服从史迪威的指挥。

在缅甸战场出现了盟军四巨头,即史迪威、亚历山大、林蔚、杜聿明指挥约12万中英联军抗击6万日军的局面。

其间,杜聿明和史迪威的关系时好时坏,国府为了抗战大局,改由抗日名将罗卓英上将取代卫立煌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统帅驻缅中国军队,受史迪威指挥,并以在缅甸的参谋团团长林蔚作为史迪威的慕僚长,协助史迪威策划缅战。

林蔚手下的参谋还向史迪威讲述《将相和》故事,他们能以英文确凿复述廉颇、蔺相如之间弯弯绕的故事,还真令人钦佩。

涉外高参

杜建时曾任战区副参谋长、陆军大学教务处处长、国防研究室主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天津市市长。

他是天津人,少年时古文基础就很好。

1931年,北洋的陆军大学迁移到南京续办,他得以入校深造,教育长杨杰器重他,作为第十期毕业生代表演说总结。

1934年蒋介石派其到美国堪萨斯陆军大学读书,其后又在美国学国际关系专业。

1939年回国,一度任第九战区副参谋长。

以其学术造诣深厚,兼任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主任,轮训地方军政干部。

1942年后任陆军大学教务处处长、国防研究室主任,筹建国防研究院,目的在培养三军高级将领和幕僚人员。

其间,兼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中将衔高级参谋,协助蒋介石与美国联络谈判事宜。

1943年,中、美、英三国高级幕僚会于印度加尔各答召开,中方为宋子文、何应钦,杜建时以随员身份参加。

其后,杜建时探察到美、英只进攻缅北而非全境的计划,及时向蒋介石汇报。

中、美、英、苏的开罗盟国首脑会议,蒋介石命商震、林蔚、杜建时等高级幕僚草拟提案,主要为:反攻缅甸,以美国武器装备训练国军,并要求英国支持国军的反攻。

蒋介石和史迪威矛盾激化时,史迪威托杜建时请蒋介石接见,后者在愤怒中予以拒绝。

1943年夏天,罗斯福、丘吉尔会于华盛顿,讨论中国战区事宜,宋子文和杜建时前往参加。

杜氏在会上支持陈纳德意见,反复说明中国对空军的急需。

在重庆美军司令部,杜建时与史迪威的参谋、助手频繁联系,察知史迪威使用美国援助在中国的去向。

1944年9月,赫尔利来华,由杜建时陪同,赫氏电报美国,据实汇报蒋、史性格水火不容,直接点题:有史迪威在,中美不能合作。

杜建时在赫尔利处见到电报原文,当即报蒋,蒋介石大喜,嘱咐杜建时照顾好赫尔利,加深私人情谊。

罗斯福接报以魏德迈接替史迪威征求蒋的意见,蒋介石与魏德迈友善,当即拍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