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十章文字文案无出其右
banner"
>
布雷先生做蒋介石身边幕僚,贡献极大,时间极长,而且用志不分,品格意志最为专一。
同样重要的幕僚还有陶希圣,但陶氏中途变节,复又反水,颠来倒去,真不好说。
蒋纬国在他的口述自传中说:“最早替父亲拟稿的有陈布雷、陶希圣两位先生,陶先生最杰出的两本书是《中国之命运》《苏俄在中国》,可惜《中国之命运》的原稿被烧掉了。
秦孝仪、陶圣芬、楚崧秋、萧志成也曾先后执笔;有些人则是从记录开始做起,后来都是做事务性的工作,如孙玉宣、周宏涛。”
1926年春天,邵力子向陈布雷转述蒋介石的慕重关心。
其时布雷任职于《商报》。
该年年底,他和潘公展赴南昌,除夕晚上拜谒张静江先生,翌日见到蒋介石。
他来的时候,拎着一个小包,带着他自用的文房四宝就来了。
1927年2月,蒋介石发表《告黄埔同学书》,就是蒋氏口授,布雷根据其意思而起草的。
这可以说是他正式的首次幕僚作业。
本来蒋氏要他担任《中央日报》总主笔,因彭学沛在任上,他辞谢了。
1928年,北平克复,乃随蒋介石赴北平,途中起草总司令呈文,接着又起草《祭告总理文》。
这期间他兼任《时事新报》主笔、浙江教育厅厅长等职。
1934年在委员长南昌行营,蒋介石告诉他,幕僚方面,政务有杨永泰,军事有熊式辉,文字方面,极需像他这样的人在左右。
其后不久他就正式往南昌,担任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
熊、杨为常委,开始网罗青年留学生来此做研究、调查、设计等工作。
委员有二十多人,但陈布雷说,“真有学问见解又能明识分际者,寥寥四五人而已”
。
1935年年初撰写《敌乎友乎?》,痛斥日本野心军阀之无知,发表后多方转载,引起轰动。
接着赶到南昌过旧历年。
行营设计委员会撤销。
改组设立于1933年的侍从室,设立一处、二处,分工是一组总务、二组参谋、三组警卫,属第一处,主任晏道刚;四组秘书、五组研究,属第二处,主任陈布雷。
此后,他的行踪,大处而言,就是武汉、重庆、南京,一直到自裁身亡。
他平时主佐文字文案,偏重思想、文化等,而非军事——萧赞育《在侍从室共事的一些印象》谈到,陈布雷先生作为幕僚的作业性质,重心是文字工作而非其他。
那是萧赞育和布雷先生首次见面于牯岭,聊天闲话,首先他略述身世、身体及其兴趣,并说:此次委员长要我跟随在他左右,是要我帮忙他文字方面的工作,而不是要我帮他处理政务或预备要我做其他的事情。
他随蒋介石出行,每到一处,一有空闲,就是买书,像《陈后山诗注》就是在南昌买得,所购图书多为四部要籍以及英美近代史等文史类图书。
1935年是他幕僚作业极为繁剧的一年。
大致行程是,汉口、重庆、贵阳、昆明、个旧、开远、重庆、成都、峨眉山、上海、浙江慈溪……
4月份他从汉口飞往重庆,住在上清寺农村。
这期间他和四川军政文化界接触很多。
他对四川人的感觉,“觉川人之颖慧活泼实胜于他省,而沉着质朴之士殊不多觏。
模仿性甚强,亦颇思向上,然多疑善变,凡事不能从根本上致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