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间还有一重要关键,未为人所道及,他之所以不敢对严复下手,盖以当时同盟会精英多在,暗杀人员咄咄逼人,想收拾他的人不少,故袁世凯有所顾忌。
后来黎元洪上台,一度传严复将不为黎氏所谅解,林纾闻之,至以哭泣迫严复宵遁。
后至天津暂避。
杨度之外,袁克定更是积极分子。
帝制前期,袁世凯所阅报纸都是府中人修改重印后进呈,多系歌功颂德之文。
一天王士珍晋谒,袁世凯给他报纸看,颇有得色。
士珍默然,他说:“外间殊不尔!”
——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嘛,乃检外报呈阅,袁世凯观之,嗒然若丧。
已知为左右各位幕僚积极分子所害,但为时已晚。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其主家老袁袁大胖子,窃国谋私,始终以智术诳人。
可以说是主子和幕僚相率以谋乱政,以权谋斗争为核心价值,然而,并不高明。
袁世凯忧惧而死,死前抽搐,尚不忘大呼“杨度误我”
。
实在的,杨参谋给他的打击大,印象也委实太深了!此前,袁世凯解散国会后,杨度仅任参政院参政,看来已对其参谋能力有所怀疑。
袁世凯死了,杨度在挽联中吐露真言: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这算怎么回事呢?实在太不成话了。
难怪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说他是“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这可真要把他骂痛了。
杨度之流,受自己熏心利欲的误导,以相对容易的掩人耳目的一贯思想——实用挂帅。
他高估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民众团体的觉悟。
民众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仅识破了他的阴谋,而且抗议文电雪片飞来。
在其放手一搏,甚至都不留一手的策划之下,这一切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既恼羞成怒,又忧心如焚。
权衡比较,杨度的策划,有利于他独揽大权,刚愎自用的袁世凯十分受用。
作为职业政客,他不仅有铁石般的心肠,也有狐狸般的嗅觉,但他不可能走得太远,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大局观和政治远见。
当然,杨度等人的谋略也是由袁世凯直接催生的。
利令智昏,以为所有的莽撞都能换算成可用之良机。
他们铤而走险谋略的实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泱泱大国的前景、民众的命运,没有这一小撮人的私利重要。
据《参考消息》(2007年4月8日)引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文章,说是今之中国的仿照制造业,被仿造的不只是光盘、手表、手袋、衣服……甚至还有汽车等大型物件,那些专事仿制的人说,除非是您的亲娘,否则他们什么都能仿造。
谋略也有仿造,但无论怎样的善于模仿,也终缺乏原创性,终为小智小慧。
蟪蛄不知春秋,夏虫不可语冰。
杨度的智略,归根结底,一个字:小。
格局小,气魄小,心地本不光明,事迹拿不上台面,地狱之设,端为此辈。
杨度本质上属于奸佞巧伪之人,梦想跃为国师。
筹安会运作所暴露的真相,试图以权谋附着与袁大头,与之实施政治捆绑,但其对大战略完全束手无策。
到了一定的临界点,智略逸去,霸王硬上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既乏道德高度,又无认知高度。
虽不乏鸿鹄之志,却只有燕雀之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