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章陈其美的经历和心曲
banner"
>
1933年,蒋介石因事致信戴公商议,戴复信:“至于兄之苦心大事,则非弟之能为力者,搓手万遍,终无以报。
惟谅之。”
(《戴季陶先生文存》,1502页)
后来,蒋介石因听信戴公的建议,软禁胡汉民,为世所不谅。
蒋不能下台,而迁怒于戴,以为这是一个不好收场的馊主意。
软禁胡汉民是在1931年2月。
胡汉民欲造成一个责任内阁的国家政府,蒋介石则欲统一号令,一个仗恃元老支持,一个以新起实力军人自居,5月,蒋先生欲控制国民会议,邀集戴季陶、吴稚晖、陈果夫、陈立夫、邵元冲、叶楚伧商讨对策,人皆无善策,而戴季陶欲对之不客气。
胡汉民拒不妥协,季陶遂明确主张强硬对待。
于是戴季陶设鸿门宴将胡汉民扣押,而对外宣称展堂近来精神失常。
季陶往劝之,嘱其勿与蒋介石作对,而宜多读佛书。
汉民大怒,谓我已成神,何须学佛?《左传》曰,神者,聪明正直而一者。
饱学之士吵架,三招两式,精彩得令人眼花缭乱。
西安事变,戴先生又为主张武力讨伐的一派,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群集何应钦公馆,而蒋介石对当时所有主讨伐者都无好感,盖武力威慑则可。
而大肆动武则可能玉石俱焚,此事两人间更增隔膜。
自1930年起,他任考试院院长,确立中西融通的民国文官考试制度,他对考试利弊考虑周详。
他在报告书中说,那种揣摩窥测的八股文,弊端多多。
君主以科举牢笼人才,消磨志气,以致种弱国衰。
当专制集权时代,势力为皇亲豪族所有,但造恶者为君主,非考试制度本身。
如无考试制度,政治将更加腐败,人民受害更烈。
在他任上,建立编译局并形成妥善的铨叙制度。
自此以后,至1940年代中期,20万以上知识分子受益,即使在抗战中也不例外。
戴公是边疆问题的权威,决策人之一。
他主张民族平等,反对前清赵尔丰等的边政恶政。
他认为他们专尚霸道,心存偏袒,政策根本错误,以致将最驯良之川滇之间的康民,造成许多血腥杀伐的种子。
力敌万钧的政论大手笔
戴季陶文章元气淋漓,真足睥睨一世。
其人创力非凡,30岁以前各体论文,即达百万字以上,其真率处如及时豪雨,其悲愤处似山洪爆发。
其论民主政体建设之文,头脑清晰,胸次浩然,变繁缛之理为朴茂条畅,为今之下笔喇喇不休之政治学博士所望尘莫及。
戴季陶葆有先天的文章自信。
1938年国民党在武昌召开全国临时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出自汪精卫手笔,陈布雷等参与讨论。
蒋介石认为主旨大体不错,语意略显轻重不当,唯戴先生破口大骂,并加以痛斥,说不是特文意措置失当,就是行文也毫不足取,病在芜杂而散漫。
汪氏当年有文豪之誉,此时也颇有离心倾向,故影响到文字组织,是可能的,但也不至太过偏弊。
但戴先生根本不能谅解,可见其取径之高。
戴公的政治评论葆有力敌万钧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