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时候他30岁不到,批判的深度有力如是,文章肺活量充沛如是。
此篇长文对中国数千年来累积发酵的弊端作总的盘点、总的清算,他人批判因历史背景和参照系数的老化所带来的肤浅及隔靴搔痒,在此一扫而空。
中山先生的思想,深刻性与系统性互为依托。
就以1897年的《中国的现在和将来》而言,他在青年时代即对中国弊端有透澈认识,具有鞭辟入里的深刻见解。
只要是帝王专制,不论在何空间时间,也无论对东方或西方,它都带来黑暗,人性都会变坏。
专制开掘人性的腐恶,造成大面积溃疡。
该文中,中山先生指出的现象,那些短期到中国的英国人,对中国实情一无所知,地方小吏对之可以掩饰;至于在中国长期生活的英国人呢,竟与中国贪污官吏集团同流合污,久处鲍鱼之肆,腐臭顿成妙味,其贪财好货,甚至超过中国人。
中山先生指出,中国长久的苦难——饥荒、水患、疫病、生命和财产的毫无保障,前三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对于国势不振,它们是次要原因;中国的一切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而又有系统的贪污,它也正是产生前三种灾难的原因(参见全集,一卷,87~89)。
这些事情绝不是中国的自然状况或气候性质的原因,也不是群众懒惰和无知的后果。
懒惰和无知也是促成这些事情的原因之一。
但懒惰和无知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官吏贪污所造成的结果。
这些判断比胡适之辈不知高明多少万倍。
早期最得力幕僚——朱执信、胡汉民、汪精卫
中山先生虽以幕僚面目走向社会,却终因社会情绪大为不堪,腐败弥漫,荆榛满目,至难进行。
先生感慨风云,悲愤时局,乃毅然变更途辙,挺天纵之大圣,而为有史以来中国民主革命之精神领袖。
逐步地,在先生周围,又聚集起志行坚毅、学问湛博的一批青年幕僚,作为先生的助手,负剑海国,戎马仓皇,孜孜矻矻,推动中国革命,向皇权专制发起了总攻。
日本志士对中山先生倾心拜服,“孙逸仙之为人,志趣清洁,心地光明,现今东西洋殆无其人”
(《孙中山年谱长编》,341页)。
同样,这批青年志士,仰慕先生人格高风,咳唾珠玉,以亲接謦欬为荣幸,愿以头颅颈血,追随先生革命。
他们从长久的历史、如磐的现实深知无法进行些微的改良,因所谓改良,无异与虎谋皮,只能说而永不能行,必以鲜血洗涤人心,予社会以当头棒喝。
他们在先生周围,倾吐胸臆,指画大计,扳谈经旬,日夜不厌。
孙中山的旁边助手很多,早期最重要的就是朱执信、胡汉民、汪精卫这三个人,他们是孙先生手下最得力的干部。
《马君武集》说,他们三人中,先生最信任朱执信。
执信长得身材矮小,从外表看去像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但是他非常聪明,理想也很高。
商量事情的时候总理对胡汉民他们还常有争论,但是对朱执信则不然,不管什么事,只要朱执信一讲就行。
他的胆子也非常大,自己率领数百兄弟攻打虎门炮台,同时也在战斗中壮烈殉难。
朱执信先生有言:“人类更高级之感情,果何所求乎?曰:自由光荣之生,心安理得之死。”
孙先生的坦**襟怀,是袁世凯都不得不承认的。
孙先生的助手或幕僚中,他们是中西文化相摩相**中造就的一代知识分子,绝非北洋政客可以望其项背。
他们和北洋幕僚的重大区分乃是后者长于机变,颇识权谋,甚至务为欺凌,包藏祸心,当其以武力世纪控制行政系统之际,那就不惜为鬼为蜮,翻云覆雨了。
声色货利、政以贿成是其最后的依归依托。
而孙先生的助手们,受其影响,哪怕啮雪咽旃,总保持大节的伟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