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镇伟当时也有帮忙度桥(粤语:出主意),做财务主管出身的他看不得这么浪费,拿了一条去找刘德华拍《天长地久》,算是对《阿飞正传》的一个回应,也算是补偿一下被王家卫给涮了的华仔。
时间、金钱都只花了王家卫的N分之一,最后两部片票房居然基本打了个平手。
比起王家卫,投资方更喜欢的肯定是刘镇伟。
这人靠谱啊,这边可以陪着王家卫磨磨唧唧给《阿飞正传》度桥,那边也可以5小时做好整部《赌圣》的故事大纲和剧本分场。
《赌圣》还没影子的时候,王家卫就在拍《阿飞正传》;等刘镇伟拍完《赌圣》4000万票房收进腰包,王家卫还在拍《阿飞正传》。
这两部怎么看怎么南辕北辙的电影,交集不止一个刘镇伟。
《赌圣》的投资方一开始想找的男主角不是周星驰,而是梁朝伟。
那时候的星仔还是无名小辈,而已经成名的伟仔当时可不是今天这么沉静忧郁的形象。
那会儿,他在人们心目中是机灵跳脱的小鱼儿,又或嬉皮笑脸的韦小宝,不是没有无厘头潜质的。
其实这两位没入行之前已经是好朋友,伟仔有事没事爱去星仔家玩,星仔见伟仔哪件衣服穿得好看就给自己也弄一件。
两个人自己拍短片,星仔做导演,伟仔当反派,最后被好人星仔无情打死。
两个人个头差不多,生日只差五天,长相说实话差距也不大,只是星仔吃了单眼皮的亏,而伟仔那双眼睛实在生得好,更俊点。
就俊这么一点,从入行开始伟仔便事事占先一帆风顺。
星仔拉他陪自己去考无线艺员训练班,结果老套情节上演,他这个陪考的无心插柳考上了,星仔却被刷了下来,后来几经周折靠街坊的妹妹戚美珍热心帮忙,才好不容易把自己给弄进去。
等进了TVB,两个人演同班同学,偏伟仔演的是九科全A的那个全优生;星仔演问题少年,伟仔是挽救问题少年的社会工作者……没几年伟仔已经跻身五虎将大红大紫,星仔却还在龙套界苦苦挣扎。
连这回拍《赌圣》,投资方首先看中的人选都是梁朝伟。
如果不是刘镇伟慧眼识珠认定周星驰是可造之材,向投资方拍胸口保证拿吴君如配他卖座没问题,今天的事儿就难说了。
要知道当初星仔在《霹雳先锋》里拿到金马提名金像的角色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弄不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花样年华》的周慕云和《喜剧之王》的尹天仇那两张脸会对换过来也不一定。
对换是不可能了,但他俩也偶尔互相穿越一下。
梁朝伟后来拍了个《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在里面跟吴君如说:“压力啊,你没看到空气里到处都是压力吗?”
而他这年在《阿飞正传》的结尾那一段在小阁楼上梳头打扮被奉为经典的三分钟的戏,则在《国产零零柒》里被周星驰倾情COS了一回。
梁朝伟在小阁楼上梳头打扮的那三分钟,今天被奉为最为经典的神来之笔,当初剪接时放进这一段却纯属无奈之举。
王家卫把梁朝伟忽悠去香港人望而却步的九龙城寨苦熬了三个礼拜,本意是把他的故事放到续集里出现,但合同上又白纸黑字写清楚《阿飞正传》中得有梁朝伟出场,于是王家卫打算将这个镜头放在结尾当做预告片,为续集作宣传。
谁想到王家卫的师父、为《阿飞正传》做剪接的谭家明更直接地说:“不用了,作什么宣传,就当做真正的结尾。”
一语成谶。
起初,王家卫的想法是这样的:“《阿飞正传》一开始的构思非常有野心,是讲述二战后第一代香港人的故事。
本来想做成二部曲,第一部发生在1960年,第二部发生在1966年。”
在他的计划里,梁朝伟是第二部的男主角。
可问题是,一部《阿飞正传》就把整间公司给拍垮了,连老板都进了医院……
过了十年之后,王家卫又拍了一部《花样年华》,观众看来看去,终于有点醒过味儿来:也许大概可能,这就是那续集?是大家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之后的续集的续集。
续集十年前已经拍了,至少是已经拍了一部分了,可就是不给你看。
王家卫这风格,一般人消受不起。
普通图钱的片商消受不起,普通图乐的观众也消受不起,演员在他**下倒是大多能脱胎换骨,可合作的过程却能让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他片中的男主角,最早是刘德华,后来是张国荣,再后来是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梁朝伟。
与其说梁朝伟跟他契合无伦,不如说是梁朝伟最能忍受他的折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