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问题,而是必须,阿丁笔下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
,就是那些从不或很少说“不”
的软体动物。
假如,只是假如,这些动物里的一半,脊梁能硬起来,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副面目了。
但他们不敢说“不”
,怕什么?自汉武董仲舒以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对权力结构的精密划分使得说“不”
在思想上就成为异端,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句话中,很多人注意的只是“中国的脊梁”
,其实,这句话传达更无奈的意思是,虽然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但确实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谱在做“正史”
。
这种结果,儒家思想“功”
不可没。
你觉得是在“为民请命”
,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君权。
民本思想虽然在个别思想家著述里有过一些头角,但不得重视,总归于无。
只有宪政思想传播之后,真正的敢于说“不”
的现代知识分子才终于出现,虽说刚刚开始,但才有希望逐渐覆盖阿丁笔下的主角们。
敢于,甚至勇于说“不”
,也只是一个开头,如何说“不”
,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阿丁这本书中对历史上各时代知识分子的梳理是良好的尝试。
虽然说中国历史,过去只是中国史,未来才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不好好梳理过去,对未来则无从把握,必然会将过去的种种不堪重新来过。
看看吧,中国过去“知识分子”
的德行,就该知道现在以至更加宽广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避免重入窠臼——说实话,读书稿时,我不时在为祖宗脸红,希望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做得能比祖宗强点。
对朋友难以说“不”
,虽然算不上美德,总能算得上厚道,但对公权力,莫说依附,即使是过于纵容,也是在对未来犯罪——
与其他自认知识分子的,共勉。
王小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