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有史家考证,魏忠贤涿州进香拜的是碧霞元君,时间应该是在四月中旬,而阮大铖二月就离京了,他不可能在冯铨家赖上两月不走,所以“跪谒魏珰叩马献策”
的是冯铨的个人行为,时间也在阮大铖走后。
写《酌中志》的太监刘若愚,之前是伺候魏忠贤的,涿州之行他多半在场,书里边记得很清楚,给魏忠贤下跪的只有冯铨。
阮大铖虽然辞职,官衔还在,如果当时他也跪在冯铨身旁,刘若愚不会忽略不计。
所以啊,虽然东林党人个个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也会用不那么君子的手段,比如把阮大铖和冯铨扯在一起,前者加入阉党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千古不易之理,想搞臭你,没有比把你跟屎放一堆儿更好使的法子了。
《明史》中载,六君子死难后,东林党损失惨重,赋闲在家的阮大铖和朋友聊起这事“诩诩自矜”
,那时还是他哥们儿的钱秉镫在《皖髯事实》中描述:“大铖方里居,虽对客不言,而眉间诩诩有伯仁由我之意,其实非大铖所能为也。”
“诩诩有伯仁由我之意”
,这句话倒是勾勒出阮大铖的小人嘴脸,但幸灾乐祸是有的,要据此判定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是死在他手上,那也太抬举他了,当时的阮大铖还不是南明的阮尚书,没那么大本事。
因此钱秉镫说,“其实非大铖所能为也”
。
研究南明史的顾诚教授也说:“阮大铖为人小有才,本非志节之士,这是一回事,他的列名魏忠贤逆案是否恰当又是一回事。”
王绍徽是铁杆阉党,此人最大的“成就”
就是为半文盲魏忠贤编辑了一本《东林点将录》,内有东林党人总计一百零八位,而阮大铖的名字就赫然在列——“天究星没遮拦穆弘”
,排名还挺高,东林好汉中坐第二十四把交椅。
阮大铖后来拿这个给自己辩论,“浪子燕青”
钱谦益也没表示反对。
此处的疑点是:以钱谦益当时的身份、名气,竟然名列天罡最后一名,似没道理比阮大铖排名还低。
假如钱是为了阿附阮、马撒了谎,那么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的复社后人朱彝尊应该不会刻意去帮阮平反,他的《静志居诗话》里写道,“没遮拦穆弘”
就是阮大铖。
而作《先拨志始》的文秉却说《东林点将录》里的没遮拦穆弘是刘宏化,那么必有一个版本的《东林点将录》被篡改了。
据当代史家汗青老师考证,文秉看到的版本,是“各以恩怨为增损”
之版本。
看到这就知道了,中国历史为啥这么乱套,很多时候拿史笔的跟扶乩的一样,都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写,唉。
被崇祯列入“钦定逆案”
名单的阮大铖,罪名是“结交近侍”
,属于模糊学定罪,因证据不足所以列入“次等”
,给了个“坐徒三年,纳赎为民”
的处分。
《明史》里有关阮大铖结交近侍的记录也很模糊,说他每次去见阉党首脑,必买通小太监,把自己递上去的名片高价回收,相当于现在买通网监删掉对自己不利的帖子。
总之阮大铖的官是当不成了,万幸的是他不缺钱,赎了个自由身。
黄宗羲觉得处理得太轻,说“既不足以制小人,徒使小人百计翻之”
。
这点倒让黄宗羲说中了,回到老家的阮大铖确实不甘心,仗着自己能吹,就对外放风“我要翻案啦,我要被重新起用啦!”
很能骗一些愚夫愚妇,都以为他中央有人,上访多年未果的就傻乎乎地给他送礼,跑官买官的更是送来重金求他打点,几个月之内居然收了数万两银子。
不过他收了钱没办事,结果激起民变,要不回钱来的排好队游行示威,口号是“杀了大铖阮,安庆才平安”
,把他轰出安庆,赶到了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