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这位九千岁也恐惧了。
好吧,我要报恩,冯铨平素跟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关系紧密,就写信给小魏,“极言外廷不足虑,因导之行廷杖以兴大狱,排陷众人”
,并把东林党人的动态随时密告魏忠贤。
当时的魏公公还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同意恢复廷杖。
王体乾进言,说对付这些文臣,打屁股是很重要的手段,摧毁知识分子尊严什么的没有比这更好使的了。
您老忘了,嘉靖年“大礼议”
,先皇想给他老爸帝号,群臣反对,最后打了一百多人两百多瓣屁股才生生打服。
魏忠贤这才下了决心。
先打了一位御史的屁股,又把工部郎中万燝活活仗毙。
效果不错,敢惹魏公公的几乎绝迹。
作为回报,魏忠贤立马将出主意的冯铨擢升为大学士,入阁,第二个月,干脆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此时冯铨还不到四十岁,这么年轻的阁老,大明朝前所未有。
权杖到手的冯铨报起仇来就方便多了。
辽东陷落后,北京城的报刊亭有卖《辽东传》的,书里有一回,写的是“冯布政父子奔逃”
。
冯铨找人买来一本,越读越气,视之为奇耻大辱。
先是找手下御史上疏“熊廷弼急宜斩”
,随后忍不住了干脆自己上朝,趁讲筵的机会从袖子里掏出《辽东传》,请天启帝将熊廷弼正法。
其他马屁精大臣就商量,咱也上一道疏帮冯相添油加醋吧,被王体乾拦住,王说,闲得蛋疼了吧,这是小冯个人行为,他存心要杀熊廷弼,咱就别跟着掺和啦。
王体乾看事精透,把冯铨内心脏兮兮的皱褶翻了出来。
这一段,《酌中志》中有载,宦官刘若愚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他的记录非常可信。
一切准备停当后,魏忠贤召集自己的“虎、狗、孩儿和孙子”
,商量怎么收拾熊廷弼,黄立极说:“此不过夜半片纸,即可了当矣。”
后来熊廷弼怎么死的我查不到,只提及他死后被“传首九边”
,多半是斩首,不过即便是砍头也比黄立极提议的死法好受百倍,你可以想象一下用湿纸蒙住口鼻慢慢窒息的感觉。
一代名将熊廷弼赴死之前,胸前挂这个小布袋。
典狱长张时雍问,袋中何物?熊答:辩冤疏。
张嗤笑道:你没读过《李斯传》吗?囚犯哪还有资格上疏。
熊廷弼的回答差点没把张狱长噎死:“此赵高语也。”
熊廷弼死后,张时雍没把辩冤疏呈交,还亲手焚毁,一边烧一边骂:“我烧!
让你说我是赵高!
让你说我是赵高!”
单从辩冤疏的文物价值而论,张也是个卑劣小人和历史罪人。
除掉熊廷弼后,冯铨还不罢休。
御史吴裕中上疏参劾阁臣丁绍轼,冯铨秘密叫来田景新,让他撺掇吴,就说皇上正想收拾丁绍轼,赶紧告,一告一个准儿。
随后冯铨又密告魏忠贤,吴裕中此举就是为熊廷弼报仇,结果吴御史被立毙杖下。
忘了说了,吴裕中是熊廷弼的姻亲。
崇祯初年魏忠贤自缢,身为阉党重要人物的冯铨挨了顿板子流放,后来花钱赎身,回涿州原籍做他的庶民。
清朝定鼎后,冯铨政治生命的第二个青春期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