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孩子们肯定会问:什么是介词?什么是动名词?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了。
家长可能会说:我们英语没你好,没有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其实,我和林克说英语的机会并不多,三年级时稍微多些,四年级时就很少了,林克还是以听为主。
在初学英语阶段,如果没有充分地进行听、说、阅读训练,就迫不及待地转入语法教学,那么,几百条语法规则学完了,看似很系统,但都是一条条死的知识,没有变成语感,没有变成技能,只能勉强应付一时的考试,时间一长就忘得一干二净。
而且,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会渐渐地淹没在老师们讲解这些抽象理论的唾沫星之中。
学英语就好比学游泳,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抽象难学、枯燥乏味,而且用处不大。
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也不大,反而会起反作用。
而且,有一些人甚至不需要游泳理论,自己在水里“扑腾”
几次,自然就会游泳了。
同样,只要多实践,语法也能达到“无师自通”
。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游泳是“游”
出来的,不是教练“讲”
出来的;同样,语言是“说”
出来的,不是老师通过语法“讲”
出来的。
赞同语法教学者会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不可能获得像学习母语那样的学习环境,难以形成深厚的语感。
但目前的情状是:我们给孩子们以充分的机会去听说、去培养语感了吗?完全没有。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还情有可原,因为那个时候英语学习材料非常匮乏,甚至没有录音机,没有机会听说,只能从语法入手。
而现在的孩子,有丰富的视听材料,但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在孩子们还没有进行大量的听、说之前,就开始灌输语法知识,尤其是课外培训班,更是以讲解语法、要求背单词为己任,而小学生流行学《新概念英语》,更是把这种脱离语感的语法学习推到了极致。
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一说英语,一写英语,都是语法错误,不是忘了加这个,就是忘了加那个,怎么能不加强语法学习呢?其实,孩子说错、写错的原因,并不是欠缺语法知识,而是正确的形式听得不够、说得不够。
哪怕你加强语法学习,把孩子犯了语法错误的地方纠正数遍,下次他可能还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当我第一次听林克说出IfI…,andIwill…(如果我……的话,我就……)这样错误的句子时(在这个句子中,and是多余的),我纠正了近十遍,可她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我在想:这个错误如此顽固,一定有其原因。
我终于找到了:来自母语的干扰。
汉语里,我们会说“如果我……的话,那么我就……”
。
林克把中文里的“那么”
,迁移到英语句子里,用and来表达。
但是,真正的根源还是正确的形式“听”
得不够。
如果林克有机会反反复复地听“IfI…,I’ll…”
这种正确的形式,这个错误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