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啊、“狂怪王”
啊、“波波娃”
啊,还有荒诞植物学里的植物名称,等等,也都是译者信口胡诌的,读者可犯不着去较真儿。
正是由于《荒诞书》的音乐性,它不但是讲英语的孩子们的休闲读物,更是他们识单词、长见识的经典教材。
孩子们都爱读朗朗上口的东西,至于内容真实不真实,他们才不管,甚至大人们觉得越荒诞越不可理喻的,孩子们越是喜欢。
你瞧,中国小孩子不都爱唱《两只老虎》吗?唱来唱去不过是一对少眼睛缺耳朵老虎在跑来跑去,这歌儿的“无厘头”
比之利尔的《荒诞书》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孩子们就是喜欢。
《荒诞书》通过谐音制造出的轻快韵律,再配上有趣的故事与插图,能让孩子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学到很多单词。
我想,不论母语是英语的孩子,还是中国学习英语的孩子,都会对这本可爱的书爱不释手的。
像《荒诞书》这样的作品,不论形式还是内容,汉语文学里似乎没有过。
在中国,最先介绍爱德华·利尔的,可能是吕叔湘先生。
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利尔和他的谐趣诗”
,发表在1987年9月的《读书》杂志上。
后来好多人对利尔发生兴趣,都是通过这篇文章。
英语界前辈陆谷孙先生也曾在《万象》杂志上陆续译介过好几十首利尔的诗。
而最早独立成书的利尔译作,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荒诞书》,译者是笔者的业师刘新民教授,可惜只译出了《荒诞书》的第一辑。
因此,本书的翻译该算是全译了,不但把四部《荒诞书》悉数译出,还保留了原文和原书全部插图。
但我们在体例上稍稍做了变动,即将四部《荒诞书》打乱,然后按内容分为“荒诞诗”
、“荒诞歌”
、“荒诞故事”
、“荒诞植物学”
和“荒诞字母”
五个部分,相信这样的编排会更符合小孩子的阅读习惯。
至于做成英汉对照本,对出版社来说可能是个卖点;但对译者来说,简直就是译文的保护伞和挡箭牌。
若读者有心对比原文,相信一定能看出原文一脸拒绝翻译的神气,想必也能够看出虽然译者力所不逮,但还是如老太太迈着碎步,一路穷追不舍。
最后应该申明的是,译者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对以上前辈和老师的译本都有所参考,在此谨表谢忱。
特别要感谢《荒诞书》的老译者刘新民老师,他为了向读者推荐这本好书,吸引孩子们读下去,特意模仿利尔风趣的诗笔,分别为“荒诞诗”
、“荒诞歌”
、“荒诞植物学”
及“荒诞字母”
四个部分写了序诗。
刘新民老师患眼疾多年,已无力读文字颇多的“荒诞故事”
了,因此这部分的序诗,乃出自他的学生,也就是译者本人的拙笔之下。
杨晓波
辛卯春,于华东师范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