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01]最近才有人告诉我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其实这是作为反对我对“梦的工作”
所做的描述而提出来的[参见《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64页;第5卷,第564页]。
[202][这个短语已在弗洛伊德关于《强迫性行为与宗教活动》(1907b,标准版,第9卷,第123页)这篇论文中出现过。
但是,这个观点在更早期的《防御性神经精神病》(1894a)的第一篇论文的第二节中有所预见。
]
[204][见英文版编者导言,第9~10页,参见《论自恋:导论》(1914c)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12c)。
]
[205]除了在把“现实检验”
的功能归于这个超我时,我似乎错了之外——这是需要更正的一点。
[见《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c),标准版,第18卷,第114页和注②,以及编者对论梦的心理玄学论文所做的注释(1917d),第14卷,第220页。
]如果现实检验就是自我本身的一种任务,这将完全适合于自我同知觉世界的关系。
由于知觉-意识系统可以单独被看作是自我的中心,因此,某些从未非常明确形成的关于“自我中心”
的较早的建议也需要加以纠正。
[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中,弗洛伊德把自我的潜意识方面说成是它的中心(标准版,第18卷,第19页);在他后来论幽默的论文中,他却把超我视为自我的中心。
]
[206][《悲伤与抑郁症》(1917e)标准版,第14卷,第249页。
]
[207][弗洛伊德讨论性格形成的其他文章的一些参考文献,可在《性格与肛欲》(1908b,标准版,第9卷,第175页)这篇论文末尾的一个编者脚注中找到。
]
[208][参见《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c)第七章,标准版,第18卷,第105页。
]
[209]用认同作用代替对象选择的一个有趣的类似情况可在原始民族的信仰里和以此为基础的禁忌里发现,被吸收为食物的那些动物的属性成了食用它的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这个信仰是同类相食的一个根源,它的影响可以通过从图腾宴到基督圣教这一系列用途而继续着。
[参见《图腾与禁忌》(1912~1913),这个信仰把结果归之于对象的口唇掌握,事实上在后来的性对象选择情况下确实随之发生了。
]
[210]既然我们已经区分出自我和本我,我们必须把本我是我在《论自恋》(1914c)这篇论文中提到的力比多的大仓库。
由于上述认同作用而进入自我的力比多就会引起自我的“继发性自恋”
。
[这种观点在第46页将做精心阐述]
[211][在第45页和54页,弗洛伊德又回到了这一段的主题。
在第41~42页对本能的融合与解离(thefusionanddefusionofinstincts)这一概念做了解释。
这些术语已在一部百科全书的文章中做过介绍(1923a),标准版,第18卷,第258页。
]
[212]或许说“以父母自居”
更合适些;因为在儿童获得关于性别差异的确切知识之前(即有没有**),他还无法区别他的父亲和母亲的价值。
最近我遇到一位已婚少妇的病例,她的病况表明,在她注意到自己没有**之后,她曾认为并非所有的女人都没有,而只有那些她认为低级的人才有;她还认为她的母亲也有**[参见《婴幼儿的性器构造》(1923e),下面第145页的一个脚注]——为了简化我的论述,我将只讨论以父亲自居的作用。
[214][见《论自恋》(1914c)一文,标准版,第14卷,第87页以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