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02],它比其他的发现更使我们糊涂得多,而且产生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当我们逐渐发现,在大量的神经症里,这种潜意识的罪疚感起着决定性的实际作用,并在疾病恢复的道路上设置了最强大的障碍物。
[203]如果我们重返我们的价值观标准,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自我中不仅最低级的东西,就是最高级的东西也可以是潜意识的。
就像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我们刚刚断言的有意识自我的证明:即它首先是一个身体的自我。
第三章自我和超我(自我理想)
如果自我只是受知觉系统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本我的一部分,即现实的外部世界在心灵中的代表,那么我们要处理的事态就很简单了。
但还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我们假定在自我之中存在着一个等级,一个自我内部的分化阶段,可以称之为“自我理想”
或“超我”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已在别处提出了[204],它们仍然适用。
[205]这个现在必须探究的新问题就是,自我的这一部分和意识的联系不如其他部分和意识的关系密切,这需要做出解释。
最初,在人的一生的原始口唇期,对象贯注和认同作用无疑是很难互相区别开来的。
[208]我们只能假设,对象贯注在以后是从本我中产生的,在本我中性的倾向是作为需要而被感觉到的。
在开始的时候还很不强壮的自我后来就意识到了对象贯注,并且要么默认它们,要么试图通过压抑过程来防备它们。
[209]
当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一个性对象时,在他的自我中常常会发生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只能被描述为对象在自我之内的一种复位,就像在抑郁症里发生的那样;这种替换的确切性质迄今尚未为我们所知。
通过这种心力内投(iion),一种退行到口欲期的机制,可以使自我更容易放弃一个对象,或使该过程更容易成为可能。
这种认同作用甚至可能是本我能够放弃其对象的唯一条件。
无论如何,这个过程,特别是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一个经常发生的过程,它说明了这个结论,即自我的性格就是被放弃的对象贯注的一种沉淀物,它包含着那些对象选择的历史。
当然从一开始就必须承认,有各种程度的抵抗能力,正如在某种程度上所表明的,任何特殊人物的性格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或抵抗他的性对象选择的历史的影响。
在有多次恋爱经历的女人中,似乎并不难在其性格特质中发现其对象贯注的痕迹。
我们也必须考虑同时发生的对象贯注和认同作用的情况——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对象被放弃之前,它还会发生性格上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性格的变化将能从对象关系(object-relation)中幸存下来,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保存它。
从另一种观点看,或许可以说,一个性对象选择的这种向自我的变化也是一种方法,自我能以这种方法获得对本我的控制,并加深和它的联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默认本我的经验为代价的。
当自我假定对象的特征时,可以这么说,它把自己作为一个恋爱对象强加给本我,并试图用这种说法补偿本我的损失。
它说:“瞧,我这么像那个对象,你也可以爱我。”
这样发生的从对象-力比多(object-libido)向自恋力比多的转变,显然指的是对性目的的放弃,即一种失性欲化(non-desexualized)的过程——所以,它是一种升华作用(sublimation)。
的确,这个问题出现了,应该受到认真的考虑,这是否并非总是通往升华作用的普遍道路,是否一切升华作用都不是由于自我的媒介作用而发生的,它一开始先把性对象力比多转变为自恋力比多,然后,或许继续给自恋力比多提供另一个目的。
[211]以后我们将不得不考虑其他本能变化是否也有可能不是由这种转变造成的。
例如,是否这种转变不会造成已经融合在一起的各种本能又分解。
[210]
但是,不论对这种被放弃的对象贯注的影响进行抵抗的性格能力在数年之后其结果可能是什么,童年最早期的第一次认同作用的影响将是普遍和持久的。
这就把我们领回到自我理想的起源;因为在自我理想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人的第一个而且是最重要的认同作用,以父亲自居的作用[212],这是在每个人的史前期就曾发生的。
这显然并不是最初对象贯注的结果;这是一种直接的、即刻的认同作用,比任何对象贯注都早。
[213]但是,属于最早的性欲期,并且与父母有关的这种对象选择,正常说来,似乎会在被讨论的那种认同作用中发现其结果,并将因此而强化前一种认同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