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儿童生来似乎很缺乏真正的“现实性焦虑”
。
在那些后来成为恐怖的决定因素的情境(如登高,过水上的窄桥,乘火车、轮船旅游等)中,儿童表现出焦虑;并且一般来说,他们愈无知,他们的焦虑就愈少。
如果他们能通过遗传获得这些保存生命的本能[389],那当然是好事情,因为这将极大地有利于照料他们,使其免遭种种的危险。
然而,事实是儿童起初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并且由于他们不知道危险的存在而无所畏惧地行动。
他们会沿着水边跑,爬上窗台,玩锐利的东西和火——总之,做一切有危险的事情,并且使看护者感到担忧。
最终现实的焦虑被唤醒,这主要是教育的结果,因为不可能让他们自己在痛苦的经历中学习。
那么,如果有些儿童很容易通过训练而认识到焦虑,并且自己能预知那些未曾受过警告的东西的危险,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比别人在体质内有更多的先天的力比多需求。
难怪那些后来成为神经症的人,在当孩子时也属于这一类。
我们知道最有利于神经症发展的东西是没有能力在很长的时间里忍受大量的被压抑的力比多。
你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种体质的因素在起作用——确实,我们对此从未有过异议。
我们所反对的只是从观察及分析的一致结果来看,体质因素本无地位,或具有无足轻重的地位,而有些学者则特别重视这一因素而排斥其他的因素。
让我来总结一下我们从对儿童忧虑的观察中所得出的东西;幼儿的焦虑与现实的焦虑无关,却与成人的神经症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像后者一样,它来自于无处使用的力比多,并且它由外在的对象或情境替换失去的可爱的对象。
你们现在会很高兴地听到,对恐怖症的分析并没有告诉我们多少新东西,它们与儿童的焦虑都是如此:无处发泄的力比多渐渐地转化成为一种类似的现实的焦虑;于是把外界无足轻重的危险引过来代表力比多的要求。
对于这种相互一致(恐怖症和儿童的焦虑之间的)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因为儿童的恐怖不仅是后来的焦虑性癔症所表现出的恐怖的原型,还是它的直接的先导。
尽管每一种癔症都因不同的内容而有其不同的名称,但他们都可以追溯到儿童的恐怖,并成为它的继承物。
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具有的机制。
就成人来说,虽然力比多暂时得不到发泄,却不足以转化成为焦虑。
因为成人早已认识到怎样保存力比多,或怎样使它们应用于其他地方。
然而,如果他的力比多依附于一种受到压抑的心理兴奋之上,那么和儿童相类似(儿童还没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分别)的所有情形就会随之再次出现;由于这个人已退回到儿童时期的恐怖,所以他的力比多就十分容易成为焦虑。
你们可以回忆到,我们曾详细地讨论过压抑作用[390],但那时我们总是只关注被压抑的观念的命运——自然是由于这更易于识别和描绘。
我们总是遗留一个问题,即附属于被压抑观念的是怎样的情感,并且现在才知道这个情感无论通常有何性质,它在这时的直接命运都是转变为焦虑。
这种情感的转变是压抑过程的一个重要结果。
这件事很难叙述,因为我们还不能主张潜意识情感的存在也像以前主张潜意识观念的存在一样。
[391]一种观念不论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都保持不变;我们可以说出和潜意识观念相当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一种情感是一种有关的能量发泄的过程;如果我们对有关心理过程的假设还没有彻底的考察和了解,就不能说和潜意识的情感相应的是什么东西。
而我们在这里还无法加以讨论。
不过,我们将强调我们现在已获得的印象:
焦虑的产生与潜意识系统具有密切的关系。
我曾讲过,如果力比多受到压抑,就转变成焦虑,或以焦虑的方式得到发泄,这是力比多的直接命运。
我现在必须补充一点:即变成焦虑还不是受到压抑的力比多唯一的或确定的命运。
在神经症中,过程的目的在于要阻止焦虑的发展,并且用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在恐怖症中,神经症过程的两个阶段可以被清楚地区分。
第一个阶段与压抑以及力比多转变成焦虑有关,它因此也与外在的危险有联系。
第二个阶段包含建造各种防御的壁垒,以避免接触外界的危险。
由于自我感觉到力比多的危险,于是以压抑作为逃避力比多压迫的工具;恐怖症可被比作一座城堡,用以对抗可怕的力比多这种外来的危险。
当然恐怖症中的防御系统的弱点在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