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戏剧中的变态人物(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神经症者的压抑是不稳定的,需要反复不断地释放。

如果这种冲动被清晰地意识到了,那么这种努力就无效了。

所以唯有在神经症者的头脑里才会发生这种斗争,并成为戏剧表现的主题。

即使是在这样一群人身上,剧作家所能唤起的,除了一种得到解脱的快乐之外,同时还有对解脱的抵抗。

第一个现代戏剧是《哈姆雷特》。

[5]该戏剧主要揭示的是,一名男子先前是正常的,由于他所承受的一项使命的特殊性质,他变得神经质。

他体会一种压抑许久的冲动现在越来越活跃,眼看就要爆发成为行动了。

《哈姆雷特》有三个特点与众不同,它们与我们眼下讨论的问题有较重要的关系:(1)剧中主人公本身并不是心理变态者,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成心理变态者。

(2)剧中所表现的被压抑的冲动,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压抑的冲动之一,而这种冲动的压抑过程构成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种压抑被打破了。

由于上述两个特点,我们这些观众便很容易在主人公身上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和剧中主人公一样很容易对这类冲突变得敏感起来,因为“一个在某一特定情境中不失去理智的人没有理由失去理智”

[6](3)这种艺术形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似乎是,一个努力进入意识状态的冲动,不论它多么容易识别,从未得到过一个确定的名称,结果这一过程在观众眼里出现时也没引起注意,他完全被他的情绪所控制,对剧中发生的事没有留心观察。

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少了那么点抵抗成分,我们发现由于抵抗软弱,进入意识的不是被压抑材料本身,而是它们的衍生物。

毕竟,《哈姆雷特》中的冲突隐匿得如此巧妙莫测,只好由我来将它们挖掘出来。

或许是由于忽视了上述戏剧艺术三个前提条件的缘故,众多其他的心理变态人物在舞台上的表现与在实际生活中一样未起到什么作用。

神经症者的内心冲突,如果我们第一次是在一个完全既定的状态下与其相遇,那么我们是根本无法洞悉的。

可是反过来,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冲突,我们便会忘记他是一个病人;如果他本人也认识到这一冲突的话,他就不再患病。

看来似乎是剧作家们在诱发观众产生相同的疾患。

如果能够让观众随着受害者的疾病一同发展的话,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当观众原来并不存在压抑,现在首先需要建立这种压抑时,上述做法就尤其必要了。

这种心理变态剧比《哈姆雷特》更进一步表现了神经症在舞台上的作用。

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种陌生的和极端严重的神经症,我们将去请教医生(像在生活中一样),并宣布该患者不适合登台表演。

这最后一个错误似乎在巴尔的戏剧《亲爱的安德列》[7]中出现过。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戏剧中表现得含糊不清,即我们很难相信会有那个特殊人物,拥有一种合法权利,能够给予那个姑娘完全的满足。

因此,她的问题不可能变成我们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错误,即认为没有什么内容可供我们挖掘的了,认为我们全部的抵抗只是为了反对我们无法接受的爱的既定的条件。

在我上述讨论过的戏剧艺术的三个有效前提条件中,最重要的似乎是注意力转移(diversioion)那一条。

总而言之,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单凭众所周知的神经症的不稳定性和剧作家回避抵抗、提供前期快乐的技巧,就能决定在戏剧中运用变态人物的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