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narcismus)描述性变态。
弗洛伊德所用的德语词为“Narzissmus”
。
弗洛伊德在《施莱伯的分析》(1911c)一文第三部分的开始,考虑到声音的和谐性,用“Narzissmus”
替代了更正确的“Narzissismus”
。
]
[223]兰克(OttoRank,1911c)。
[224]见《移情动力学》(1912b)的脚注。
[225]与此有关的讨论可参见我在“SenatsprasidentSchreber”
第三部分中的“世界的末日”
(1911c),还可见“阿伯拉罕”
(1908)及下文。
[226][在《图腾与禁忌》(1912~1913)的第三篇论文中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
标准版,第13卷,第83页。
]
[227]参见《费伦茨》(1913a)。
[228][弗洛伊德不止一次使用过这种相似的类比。
比如,《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26讲报告及关于《精神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困难》(1917a)一文中均有,标准版,第17卷,第139页。
此后,他更正了此处的观点。
]
[229][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次做出的区分。
]
[230]这种“世界末日”
的观念有两种机制:一是整个的力比多贯注全部指向所爱对象;一是全部指向自我。
[231]见《性学三论》(1905d)第二部分,标准版,第7卷,第181~183页。
[232][在《本能及其变化》(1915c)的开篇中,弗洛伊德扩展了这一思想。
]
[233][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第六章中,弗洛伊德对魏斯曼(Weismann)“种质”
理论的心理学意义做了更大篇幅的探讨。
标准版,第18卷,第45页。
]
[234][在1924年版之前用的是“首选”
(Ersterwahhe),以后用的是“首次提到”
(ersterwahnte),意思反而不明确,也许是印误。
]
[235][这句话源于让内:“Lafondureel”
。
见弗洛伊德(1911b)作品的开篇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