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果真如此,那么,如果考试梦中出现“愚蠢的”
、“幼稚的”
自责与应受斥责的性行为的反复性相联系,也就不足为怪了。
威廉·斯泰克尔。
[258]把考试梦首先解释为它们照例同性体验和性成熟有关。
我的经验经常证实他的观点。
[259]
【注释】
[1]伯恩费尔德(Bernfeld)题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1944)的论文对此也很有价值。
[2]值得强调的是,弗洛伊德的这些推测比任何关于神经冲动以及控制它们传送条件性质的系统研究都早许多年。
[3]弗洛伊德曾说过,他把“已写完的手稿拖了一年多才付印”
。
实际上,他就是在等候第一章的完成。
[4][弗洛伊德的父亲死于1896年,关于他当时情感方面的记载可以参见1896年11月2日他给弗利斯的信(弗洛伊德1950a,信50)。
]
[5][1914年增注]在第4版之后这些内容被略去了。
[6][在匈牙利,这本书在1934年才出版。
弗洛伊德一生中所提到过的译本除上述之外还有俄文版(1913)、日文版(1930)、捷克文版(1938)。
]
[7][这篇序言在各种德文版本中均未出现过,这是从1932年英文版原文照录下来的。
]
[8][第2~7版增注]直到本书第1版(1900)。
[9][下面两段是1914年版增补的内容。
]
[10][1914年增注]下面是根据毕克森叔茨(Büschütz)的学术研究写成。
[11][在1900年第1版中这段文字是:“第一部把梦看作是一种心理研究的著作似乎是亚里士多德所作(《论梦及其解释》)。
亚里士多德把梦看作是‘半人半神’的,而不是‘神’的。
显然,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准确翻译,那么这一划分是很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一段以这样的句子结尾:“我个人的浅薄知识又没有专家的帮助,使我不能深入到亚里士多德的宝库中去!”
以上段落在1914年改成目前的情形。
在《全集》第3卷(1925)第4页的一个注释中写道,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写了两部关于这一问题的著作,而非只是一部。
]
[12][1914年增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在他的名著(《古代医学》卷10)中讨论了梦与疾病的关系。
另见《摄牛法》卷4。
[13][这一段是1914年所增加。
]
[14][1914年增注]关于中世纪的梦的研究可以看狄普根(Diepgen,1912)的著作,以及弗斯特(F?rster)的专著(1910,1911)。
犹太人中进行释梦者,有阿尔莫里(Almoli,1848)、阿姆兰(Amram,1901)和卢文格尔(L?winger,190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