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论潜意识02
banner"
>
当我们在别处[278]更进一步考察进入意识的条件时,我们就有可能找到解决在这一接合处发现的困难的方法。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从意识的角度来审视事件,以区别于我们以上从潜意识视角来行事的方法。
意识总把全部的心理活动归属于前意识领域。
由于来自于潜意识的相当一部分前意识的材料都具有潜意识衍生物的特征,所以当它们进入意识之前都被迫接受稽查。
而另一部分前意识的材料可不受讯问,径直进入意识。
我们原先的假设在这里遇到了困难,考虑到压抑,稽查便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稽查决定着在Ucs和Pcs系统之间什么能进入意识。
现在看来在Pcs和Cs[279]之间又多了一道关卡。
然而,我们最好不必纠缠于这种复杂情况造成的麻烦,但我们可假定,从每一个系统向更高一级的系统的过渡(即:每向更高一级的心理结构迈进一步),都得经受一番稽查。
这样我们应放弃原来的假设,即在第二部分中所提到的,每一次转换都得进行一次新的登记。
我们所遇到的这些困难,究其原因都可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的唯一特征,就是其意识性,而意识本身又无法作为划分不同系统的标准。
除了意识领域内的东西又不一定总被意识到这一事实之外,考察发现,许多具有Pcs系统特征的东西,也不能成为意识。
另外,我们也知道,能否进入意识还要依赖于从某一确定的指向性(dires)[280]反转过来的前意识的注意。
所以,意识与其他系统之间以及与压抑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
事实上,与意识相左的不仅是那些心理压抑,还有那些对自我指手画脚,从而成为被压抑的东西最强有力的对立面的各种冲动。
如果我们越想争取成功地用心理玄学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生活,我们就越应该想方设法将我们从极看重[281]“成为意识”
的症状中解放出来。
只要我们固守这一信念,我们所得结论通常要为例外情况所刁难。
一方面,我们发现潜意识的衍生物[282]作为替代形成和心理症状进入意识时,一般要经历极大的扭曲,尽管遭压抑后还保留一些特征,但与其原貌相比已面目全非。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许多前意识构造仍处于潜意识状态,虽然按我们的预想,就其性质而言,它们理应成为意识。
或许,Ucs对它们有更强的吸引力。
下面我们要尽力寻找的重要区别,不再是意识与前意识间的,而是存在于前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区别。
潜意识总是在前意识领域的边界上被稽查者挡回,但其衍生物可绕过关卡,从而获得更高的组织结构,并在Pcs中达到一定强度的贯注。
当强度经积累超出限度后,它们便迫使自己向意识领域进军,然而,当它们被认出是潜意识的衍生物后,就会被Pcs与Cs间一个新的关卡所稽查,重新被压抑回来。
也就是说,第一道关卡上的稽查者专门对付Ucs,而第二道关卡的稽查者则对付其在Pcs中的衍生物。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这一稽查者也会向前迈进一步。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这个位于Pcs和Cs系统间的第二种稽查的存在,已被证明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可要求患者产生出诸多Ucs衍生物,还可保证他设法克服稽查对那些想进入意识的前意识结构的反抗。
此稽查废弃后,来自第一种稽查所行使的压抑可消解的道路也便开通了。
另外,我们还可补充如下:Pcs与Cs之间稽查者的存在,告诉我们,成为意识不仅是一种知觉活动,或许还是一种“贯注过强”
(hypercathexis),[283]也可能是心理结构中一个更高层次的展现。
让我们再转到对潜意识与其他系统交流的探析上,这并非为了获得什么新发现,而是怕忽略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细节。
在本能活动的根基部位,各系统间的相互交流是极其广泛的。
其中一部分活动较活跃地穿过潜意识,进入前意识系统,最后进入最高级的心理发展层——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