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抑制症状与焦虑003(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被拒斥的本能重新发起攻击,自我就会被那些作为神经症疾病而为我们所知的困难所压倒。

除此之外,我还相信,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神经症的本质和原因的知识还不能发挥作用。

第十一章补遗

在上述讨论过程中,有许多主题在被充分讨论之前就不得不被搁置一旁。

我想在本章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以图读者对它们加以足够的注意。

一、早期观点的修正

(一)抵抗与反贯注

压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下列观点,即认为压抑不是一个一次性发生的事件,而需要持续不断的(能量)消耗。

如果这一能量消耗过程终止,那么,一直从其来源中获得能量的被压抑的冲动,就会沿着它原来被压抑下去的路线涌出来,而压抑要么在其目的上失败了,要么就要无数次地反复发生。

[324]因此,正是因为本能在本质上是连续不断的,自我才需要持续地进行能量消耗以确保其防御活动的安全。

为保护压抑而采取的这一活动是可观察的,在分析治疗中被称为抵抗。

抵抗以我所谓反贯注(anticathexis)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这种类型的反贯注明显可见于强迫性神经症。

在强迫性神经症中,它以自我的一个变化形式而存在,即自我之中的反向存在,并通过强化那种与需要加以压抑的本能倾向相对立的态度而生效——例如,在怜悯、认真和清洁中所做的那样。

从本质上讲,强迫性神经症的这些反向形成,是发展于潜伏期的正常性格特质的夸张形式。

反贯注在癔症中的存在难以检测,虽然从理论上讲,它对癔症是同样不可缺少的。

同样,在癔症中,自我通过反向形成而发生一定数量的改变也是无可置疑的,而且在某些条件下会变得如此显著,以致在我们看来构成了癔症的主要症状。

例如,由矛盾情感而引起的冲突在癔症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加以解决的。

患者对某个他所钟爱的人的敌意,就被他对此人大量的柔情和忧惧所压倒。

但是,反向形成的强迫性神经症和在癔症中的差异是,在癔症中,它们不具有性格特质的普遍性,而是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关系之中。

例如,对于一个从内心深处憎恨自己子女的癔症妇女患者来说,她可能对他们表现出特别的柔情,但她并不会因此而比其他的妇女更具有一般性的爱心,或对其他孩子比别的妇女更富柔情。

癔症的反向形成牢固地依附于某一特殊的对象,从不扩展为自我的一个一般化的倾向,而强迫性神经症的基本特征正是这种类型的泛化——即与对象关系的松弛以及在对象选择中移置的促进。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反贯注,似乎与癔症的特殊性质更加吻合。

一个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可以从两个方向被激活(即被重新贯注):一是通过内源性兴奋的强化而从内部被激活;二是通过对它所愿望的某一对象的知觉而从外部被激活。

癔症的反向贯注主要指向于外,针对危险的知觉,它表现为某种特殊的警觉形式,这种警觉通过自我限制的手段引起应该加以回避的情境。

正是这些情境才引起了上述知觉的。

或者如果这种知觉真的发生了,警觉便采取措施撤回患者对它们的知觉。

法国的一些分析家,特别是拉弗尔格(Laftue,1926),最近给癔症的这种活动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精神“盲点”

形成(“sization”

)。

[325]这种反贯注技术在恐怖症中尤其明显,恐怖症的目的集中在使患者永远排除恐惧知觉出现的可能性。

在与强迫性神经症中相比,反贯注在癔症和恐怖症中具有相反的方向——虽然这一差别不是绝对的——这个事实似乎是重要的。

它表明,一方面在压抑和外部反贯注之间;另一方面在压抑和内部反贯注(即自我通过反向形成所发生的改变)之间,均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

顺便指出,在所有的神经症中,对危险知觉的防御任务都是共同的。

强迫性神经症中的各种要求和抑制,也都具有相同的目的。

前面我们曾指出[326],分析中需要加以克服的抵抗来源于自我,而自我却依附于反贯注。

自我很难将其注意引向它一直加以回避的知觉和观念,或承认那些完全与它认为构成它自身的成分相对立的冲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