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自我与本我02(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看来,由于把单细胞机体结合成多细胞的生命形式,单个细胞的死的本能就可以成功地得到抵消,破坏性冲动就能借助于一个特殊器官的媒介而转向外部世界。

这个特殊的器官似乎是肌肉组织;而死的本能,作为一个指向外部世界和其他有机体的破坏性本能,似乎就会因此而表明自己的意思——虽然可能只是部分的表明。

[226]

我们一旦承认了两类本能相互融合的概念,就把“解离”

它们——基本上是完全解离它们——的可能性强加于我们。

[228]性本能的施虐狂部分是本能融合服务于一个有用目的的典型事例;施虐狂促使它自身独立的这种性反常行为则是解离,虽然不是绝对完全的解离。

从这一点上,我们便获得了以前在这一方面未曾考虑过的一系列事实的一个新观点。

我们发现,出于发泄的目的,破坏性本能习惯上是为爱欲服务的;我们猜想癫痫病发作就是本能解离的一个产物和迹象。

我们开始理解,本能的解离和死的本能的明显出现,是许多严重的神经症——如强迫性神经症最值得注意的表现。

为了作出迅速的概括,我们可以假设,力比多退行(regressionoflibido)的实质,(例如,从**期退化到施虐狂的肛欲期)就在于本能的解离之中,相反就会像从早期阶段向发育完全的**阶段的进展将以增加性成分为条件一样。

[227]在神经症的构成倾向中往往异常强烈的通常的矛盾心理是否不应被看作是一种解离的产物,这个问题也提出来了;然而,矛盾心理是这样一种基本现象,以至于它更能代表一种尚未完成的本能融合状态。

显然,我们现在应该把兴趣转向询问,在我们假定存在着的结构——自我、超我和本我——和两类本能之间是否不可能有什么指导性的联系可循。

再者,支配心理过程的快乐原则是否可以显示出,它和两类本能及我们在心理上做的这些分化有什么固定的联系。

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消除一种怀疑,它和表述问题本身的术语有关。

对于快乐原则,那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自我内部的分化也有很好的临**的理由,但是,两类本能的区分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人们发现,很可能临床分析的事实就与它相矛盾。

这样一个事实看来是存在的。

对两类本能之间的对立来说,我们可以放上爱和恨这两个极端[229],要发现爱欲的一个代表是没有困难的;但我们必须庆幸的是,我们能够在破坏性本能中找到一个难以捉摸的死的本能的代表,恨就可以作为它的一个代表。

现在,临床观察表明,不仅爱总是以意想不到的规律性伴随着恨(矛盾心理),不仅在人类关系中恨常常是爱的先河,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恨会变成爱,爱也会变成恨。

假如这种变化远不只是一种时间上的相继关系——就是说,如果其中一方实际上变成了另一方——那就显然没有根据像区分性本能和死的本能那样存在着基本的差别。

这种划分能预测确实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生理过程。

某人对同一个人先爱后恨(或者相反),因为那个人使他产生了这样做的原因,现在这种情况显然和我们的问题无关。

在另一种情况下,还不明显的爱的感情最初是用敌意和攻击性倾向来表现自己的,这也和我们的问题无关;因为情况可能是,在对象-贯注中的破坏性成分在这里胜过了**,只是以后**才加入进去。

但我们知道神经症心理学中的几个例子,其中有更好的基础来假设的确发生了某种变化。

在迫害妄想狂(persecutoryparanoia)中,病人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防备自己对某人产生过分强烈的同性恋;结果,他曾最爱的那个人变成了一个迫害者,病人对他采取的常常是危险的攻击。

这里,我们有权插入一个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把爱变成了恨。

分析研究只是到了最近才使我们认识到,在同性恋的根源和失去性欲化的社会情感的根源的案例中,存在着引起攻击欲望的非常强烈的敌对情感,只有在克服了这些情感之后,以前恨过的对象才变成了爱的对象,并引起某种自居作用。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在这些事例中我们打算假定恨可以直接转变成爱。

显然,这里的变化是纯内部的,对象行为上的变化对它们不起作用。

然而,通过对与妄想狂的变化有关的这一过程的分析研究,我们开始了解到,可能还有另一种机制。

一种矛盾的态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并且这种转变是依靠贯注的一种反应移置来起作用的,能量以此从性冲动中退缩回去并补充到敌对的冲动中。

当克服了一种导致同性恋敌意竞争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不尽相同,但却类似的事情。

敌对态度没有任何满意的前景,因此——就是说,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它被一种爱的态度所取代,对此有更多的令人满意的前景,也就是发泄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发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满意把恨直接转变成爱的假设,这是和两类本能之间质的区别毫不相容的。

但是,人们将注意到,通过引入另外一个把爱变成恨的机制,我们就默默地做了另一个应该得到明确阐述的假设。

我们已经推断,好像在心理上——不管是在自我中,还是在本我中——存在着一种可替换的能量,它本身虽然是中立的,却能要么和性的冲动,要么和破坏性冲动通力合作,这两种本能有质的不同,并能增加它的全部精力贯注。

如果不假设存在这种可替换的能量,我们就无法取得进展。

唯一的问题是它来自何方,属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本能冲动的性质问题及其在经历了各种变化后继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非常模糊的,直到现在尚未得到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家团宠小福宝带着暴君野疯了都市绝品医圣江湖风云第一刀我是大渣男[快穿]少年王鸿蒙至圣道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怪物乐园天降小郡主!夫人在线上演三从四德钢铁皇朝农门药香:拣个郎君来种田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我在忍界靠经营暴富重生之萌娘军嫂神界红包群上门狂婿这真是转生眼深暗之末我真的是捡漏王盲眼王爷红玲妃扫描你的心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大王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