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补记03(第2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4]指弑父和娶母。

——中译者

[195][1935年增补脚注]这句解释我很想把它明确地收回。

我不再相信,来自斯特拉特福的演员莎士比亚是这部作品的作者,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自从JT路尼的那卷《莎士比亚证伪》出版以来,我几乎相信,事实上,牛津的伯爵爱德华·德·维尔隐藏在这一笔名的后面。

[1935年,英译者收到这一补充脚注的草稿时,相当吃惊。

他写信给弗洛伊德,请他对此重新加以考虑——不是根据真理或者理论进行考虑,而是根据这一注释很可能给一般的英国读者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这本书所提到的那个不适当的作者的名字。

弗洛伊德的答复相当宽容,从他一封信的摘译中可看出这一点。

这封信的日期是1935年8月29日,其中写道:“……关于莎士比亚-牛津这一注释,你的意见把我置入那种以一个机会主义者面目出现的异常情境之中。

我不能理解英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爱德华·德·维尔肯定同威廉·莎士比亚一样也是真正的英国人。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与精神分析的兴趣如此遥远,也因为你对我的谨慎非常重视,所以我准备删去这一注释,或者不用删去,只是加上一句话,如‘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我已不再想强调这一观点’,这由你来决定。

另一方面,这一注释如能在英语版本中完整保留我将非常高兴。

在那里不必害怕同类的自恋防御……”

于是,在1935年英语版本中,脚注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我已不再想强调这一观点。”

[197][参见《作家与白日梦》(1908)。

[198][这是指威廉·弗利斯(WilhelmFliess)。

[199][这一段和下面一段在1924年、1928年和1948年版本中是用小号铅字印刷的。

[200][见《自我与本我》(1923),《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

[201][见标准版,第18卷,第125页以下。

[202][见弗洛伊德(1913年)给普费斯特著《精神分析方法》所撰的导言。

[203][1935年增注]自从我在自传中写了这几句话到现在,对儿童的精神分析,由于梅兰尼·克莱因夫人和我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而特别地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204][见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

[205][最后这一句话是1935年增补的。

[206][在德文版中,俄国被漏掉了,无疑这是很偶然的。

作者同意在英文版中再把它补上。

[207]系标准版重点论著的符号。

——中译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