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摩西与一神教004
banner"
>
这种被压抑的东西保持着向上的强烈欲望,它力图强行进入意识。
它在三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其目的:(1)如果反贯注的力量被病理过程所减弱,这个病理过程压倒了(心灵的)另一部分,即我们所谓的自我,或者被自我中的贯注能量的不同分布所减弱,就像在睡眠状态中所经常发生的那样;(2)如果与被压抑的事物相联系的本能成分受到特别的强化(其中最好的例子是青春期时发生的那些过程);(3)如果在最近的经验中的印象或经验在任何时候出现时都非常类似于被压抑的东西,致使它们能够唤醒它。
在后一种情况下,最近的经验往往受到被压抑事物的潜在能量的强化,而被压抑的东西是在最近的经验背后并借助于它的帮助而起作用的。
在这三种可以替换的情况下,迄今一直被压抑的东西是不能顺利而不加改变地进入意识的;它必定总要忍受某些歪曲,这些歪曲可以证明来自反贯注的(尚未完全克服的)抵抗的影响,或者证明最近经验的变化性影响,或者证明两者兼而有之。
一种心理过程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其间的差异已经被用作发现我们的方向的一个标准和手段。
被压抑的事物是潜意识的。
如果允许我们把这个句子反转过来——就是说,如果意识(Cs)和潜意识(Ucs)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异和“属于自我”
与“被压抑的”
之间的区别相一致[305],那将会使事情发生令人鼓舞的简化。
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存在着诸如此类的孤立而又潜意识的事物,这个事实本身就足够新颖而又重要。
但实际上情况更为复杂些,确实,所有被压抑的事物都是潜意识的,但是,所有属于自我的东西却并非都是有意识的。
我们注意到,意识是一种短暂的性质,它和心理过程只有转瞬即逝的联系。
因此,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我们必须用“能够成为意识的”
来取代意识,而且,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前意识”
(Pcs)。
然后,我们可以更正确地说,自我主要是前意识的(实际上是意识的),但是,自我的某些部分则是潜意识的。
这后一种事实的确定向我们表明,迄今为止我们所依赖的这些性质,都不足以为我们在昏暗的心理生活中指明方向。
我们必须引入另一种划分方式,这种划分不再是性质上的,而是心理地形学的(topographical),而且——其特殊价值在于——它同时也是发生学的(geic)。
我们现在在心理生活中划分出(我们把心理生活视为由几个机构、区域或部门组成的装置)一个地区,我们称之为自我(ego)本身,以及另一个区域,我们命名为本我(id)。
本我是两者中较古老的;自我则由此发展而来,就像一层大脑皮质,是通过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样。
正是在本我中我们所有的主要本能才起作用的,本我中的所有过程都是潜意识地发生的。
我们已经说过,自我和前意识的区域是一致的;它包括正常情况下保持潜意识的那些部分。
本我中诸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是受完全不同的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受本我中流行的那些规律支配。
事实上,正是这些差异的发现,才使我们得出了新的观点,并且认为这种观点是合理的。
被压抑的事物可被看做是属于本我,并且附属于相同的机制;把它从中划分出来只是出于发生学的考虑。
这种分化是在最早期的生活中完成,而自我则是由本我发展而来。
当时,本我的一部分内容被纳入自我之中,并且被提升到前意识状态;另一部分则不受这种转换的影响,作为潜意识本身保留在本我之中。
但是,在自我的进一步形成过程中,自我中的某些心理印象和过程被一种防御机制排除出去了;前意识材料的特点被从中撤出,这样,它们再次被还原为本我的组成部分。
因此,这就是本我中的“被压抑的材料”
。
就这两个心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假设,一方面,本我中的潜意识过程被提高到前意识水平,并被结合到自我之中,而另一方面,自我中的前意识材料可能遵循相反的道路,并被驱赶回到本我之中。
后来,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即“超我”
(super-ego)——从自我中被分离出来,这个事实在我们目前的研究兴趣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