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也是“阶梯”
;琴键本身就是一个梯级,因为它含有不同音阶(梯状物)。
这么说恐怕不会错,即没有哪一组观念不可以表现性事及其愿望。
梦例9:真实感和重复的表现[1919]一个35岁的男性报告了一个梦。
这个梦他记得很清楚,而且肯定是在4岁时做的。
执行他父亲遗嘱的那位律师——在他3岁时父亲去世了——带来两只大梨,其中一只给他吃了,另一只则放在起居室窗台上。
他醒后深信梦见的事实,并固执地向母亲要那第二只梨,并坚持说它是放在窗台上的。
对此,母亲付之一笑。
分析——那位律师是个乐天派绅士。
梦者似乎记得,有一次他确曾带来两只梨,窗台也确是他所梦见的样子。
除了母亲不久前告诉过他一个梦外,再没发生其他与梦有关的事情。
她梦见两只鸟落在她头上,她暗想它们何时飞走。
鸟并未飞走,而其中一只飞到她的嘴上并吮吸她的嘴。
由于梦者不能联想,我们尝试对此做象征的替代物解释。
那两只梨便是她母亲那一对喂养过他的**,窗台则是他母亲的前胸所形成的投射——与房屋梦中的阳台相似。
他醒后的真实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他母亲确曾用母乳喂养他,而且他断奶时间很晚,以致他到4岁时还可以吃母亲的奶[116]。
这个梦应解释为:“妈妈,请把你过去让我吮吸的**再给(或显露)予我。”
“过去”
表现为他吃了一只梨,“再”
表现为他对另一只梨的渴求。
一个动作在时间上的重复总是表现为梦中某一物体在数量上的多次表现。
在4岁儿童的梦中象征作用就已起作用,这当然为人们所始料不及。
但这却是通则而非例外。
也许我们可以肯定,一个人从他能够做梦时起,就开始使用象征了。
下面这个未经任何改动的一位现已27岁女士的回忆,表明从很小的时候起,象征作用就开始在一个人的梦及其现实生活中起作用了。
在她三四岁时,保姆就带着她和小她11个月的弟弟,以及年龄介乎他俩之间的表妹一起上厕所,待小解后再出去玩。
她由于年龄最大而坐便桶,弟、妹则坐便盆。
她问起表妹:“你也有钱包吗?沃尔特有一根小香肠,我有一只小钱包。”
她表妹答道:“我也有一只小钱包。”
听了这话,保姆甚感有趣,并把这一对话告诉了女主人,却遭到女主人一顿痛骂。
这里我想插叙一个梦(为阿尔弗雷德·罗比柴克1912年的一篇论文所载),其美妙的象征作用,只需梦者稍加提醒便可得解。
梦例10:“正常人的梦的象征作用问题”
[1914]精神分析的反对者们经常提出的一个反对意见是,认为虽然神经症患者可能有梦的象征作用,但正常人却不可能有。
近年来,哈夫洛克·霭理士(1911,第168页)也提出这一点。
现在精神分析研究却发现,正常人与神经症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而且,梦的分析确也表明,对健康人和病人而言,被压抑的情结以同样的方式活动着,其机制和象征作用完全相同。
与神经症患者的梦相比,健康人质朴的梦的象征作用确实是内容更简单、特征更明白易懂,因为对患者而言,稽查作用更严格,梦的伪装广泛,因而其象征作用也就更模糊难辨,不易解释。
下面记录的梦将证明这一事实。
这个梦是一个女孩做的,她不是神经症患者,但生性拘谨,多少有点保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