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外部世界的所有物体都是它们的栖息之地,或者也许可以说等同于它们的住所。
但并不存在某种更卓越的势力,创造了所有的魔鬼,随后又统率着它们,并不存在这种人类能够向其请求保护和帮助的势力。
尽管泛灵论中的魔鬼大多对人类持敌对态度,但人类那时似乎比后来更自信。
他们肯定常常处于一种对这些邪恶精灵的极度恐惧之中,但他们却以种种行动(对之他们已赋予驱魔之力)来对付它们,保护自己。
即便撇开这点不谈,他们也并不认为自己没有抵御能力。
如果他们要向大自然企求某些东西——如企求降雨——他们并不直接向天气之神做祷告,而是做些法术动作,以期直接影响大自然:他们自己完成与降雨相似的事情。
在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力量做斗争中,他们的第一个武器就是“法术”
(magic)——现代技术的鼻祖。
据我们猜测,我们对法术的仰赖来自于对自己的理智作用的高估,以及对“思想万能”
(omhoughts)的崇拜。
附带说一下,这种信仰在我们的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身上也可看到。
[159]我们可以猜想,当时的人类特别对他们在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而这种成就中肯定伴随着思维的重大发展。
他们认为法术的力量产生于词汇。
这个特征后来被宗教所继承。
“上帝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而且他们的法术行动的事实表明,泛灵论时期的人并不仅仅相信他们的愿望的力量。
他们更期望的是采取这一行动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促使大自然模仿该行动之力。
如果他们企求降雨,他们就自己泼水;如果想让土地果实累累,他们就在田间对土地演示戏剧性的**行为。
你们知道,任何事物一旦在精神上得到了体现,就不易消失了。
所以,如果你们听说许多泛灵论的话语一直保留至今(其中大部分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迷信,与宗教并存或包含于宗教之中),你们也不会感到惊讶。
更有甚者,你们几乎没法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今天的哲学保留着泛灵时期的思维模式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过高地估价语词的神奇,相信世界上的真实事件都是按照我们的思维试图强加其上的方向前进的。
因而,看起来的确存在着一个不具法术行动的泛灵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猜到,甚至在那时候就有了某种伦理,即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的戒律;但我们没有发现它们与泛灵论时期的信仰有任何密切的关系。
它们可能是人们相对力量以及实际需要的直接表现。
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从泛灵论到宗教的转变?但你们可以想象到,人类精神(spirit)演化的这些远始的时期,至今仍是模糊不清的。
似乎是,宗教所表现的第一种形式就是图腾崇拜。
即动物崇拜这个奇怪现象,而最初的伦理戒律即“禁忌”
(taboos)都是这一现象的结果。
在一本题为《图腾与禁忌》[1912~1913]的书中,我曾详细论述了一种观点,该观点把上述转变的原因一直追溯到人类氏族环境的一次变革上。
与泛灵论相比,宗教的主要成就在于从精神上控制了人们对魔鬼的恐惧。
不过,这个史前时期的残余即邪恶精灵,在宗教体系中仍占一席之地。
上述即宗教的宇宙观的史前史;现在我们转向研究那以后所发生的和仍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事情吧。
凭借着对自然过程的考察而强大起来的科学精神,终于开始把宗教当作一件人类的事,并使之接受批判性的考察。
宗教不能经受起这种考察。
首先被怀疑的是宗教关于各种奇迹的传说,因为这些神话与严肃的观察所指出的一切相矛盾着,而且清晰地表现出人类想象活动的影响。
随后,那些解释宇宙起源的宗教教义遭到了否定,因为它们表现出一种具有古代特征的无知。
而且,由于人们日益增加了对自然法则的了解,他们知道这些法则比教义更为优越。
关于宇宙是通过类似于人类个体起源的**或发生行为而形成的看法,已不再是最显然且为不证自明的假设了,因为具有心灵的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界之间的区别已经给人类思想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区别使人类不可能再保留原始泛灵论中的信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