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的第31讲中对这种新的解决办法也做了解释。
]
[210][第224页,第14行。
在这句话的末尾所有的德文版都是复数形式“dieserWünsche(这些愿望)”
,这似乎会使意义模糊。
对原手稿的考察(原稿不太清楚)似乎表明,弗洛伊德实际上写的,或想要写的是单数“diesesWunsches”
。
对全部过程的更简短解释,尽管基本上是类似的解释,可在《一个作为证据的梦》(1913a)中找到,标准版,第12卷,第273页及以下几页。
]
[211][参见较后期的一篇题为《解释的可能性的某些局限性》的论文,系《从整体上对释梦的补充说明》(1925i)第一节。
]
[212][见第174页脚注。
]
[213][原来在这里有一个无法翻译的双关语。
]
[214][这个梦是在《释梦》,标准版第5卷第408~409页报告的。
]
[215][《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1905c)。
弗洛伊德在《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297~298页讲述了他是怎样在一个评论家(威廉·弗利斯)的引导下写这本著作的。
这位评论家抱怨说,他报告的梦太富有诙谐性了。
参见《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对这一观点所做的一段说明(标准版,第8卷,第173页)。
]
[216][这个术语在第19讲做了解释。
]
[217][见《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六章,特别是标准版第8卷第173页和179~180页。
这个观点已在上面第174页提到过了。
]
[218][这也是在《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99页注中报告的。
]
[220][在《释梦》,标准版,第5卷,第523~524页和在《梦和心灵感应》(1922a,标准版,第18卷,第216页),以及在《心理玄学对梦理论的一个补充》(1917d,同上,第14卷,第228页)对此做了全面讨论。
]
[221][对这个问题所做的进一步讨论,参见《论释梦的理论与实践》(1923c)第七节。
]
[222][在本系列讲演的最后一讲近末尾处有一处对梦的重新说明。
]
[22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论》(1933a)第29讲又重新讨论了这个梦的主题。
]
[224][弗洛伊德此时已约60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