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139][1941年停刊。
1939年在波士顿由汉斯·萨克斯创办了一份具有类似目的的杂志《美国意象》。
]
[140][《释梦》的整个第六章(全书的三分之一)致力于讨论梦的工作。
]
[141][在《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279页及以下几页)第六章的第一节用许多实例讨论了凝缩作用。
]
[142][弗洛伊德不止一次地把凝缩作用的结果与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的“合成照片”
相比较,例如,《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139页。
]
[143][在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二章第一节中以许多实例讨论了这一技术(1905c)。
]
[144][在《释梦》中有好几处对此做过评论,标准版,第5卷,第523页。
关于这第二种解释的一个例子将在标准版第4卷第149页找到。
]
[145][移置作用是《释梦》第六章第二节的主题。
但在本书的许多其他地方也都对此做过讨论。
]
[146][“表面的”
联想不是根据两个联想词的意思,而是根据表面的联系(如声音的类似性),或纯粹偶然的联系。
]
[147][在《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的第二章第二节以大量的实例对诙谐的“暗喻”
技巧做了说明(1905c)。
标准版第8卷第150页还讨论了较易理解这些暗喻的必要性。
]
[148][在第235页及下页对此做了进一步讨论。
]
[149][这是弗洛伊德最喜爱的一件轶事,早在10年前他就在《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中讲述过,而且8年后在《自我与本我》中又讲了一遍。
]
[150][对此所做的主要讨论是在《释梦》第六章的第三节。
]
[151][德文词“besitzen”
(占有)比英文词(“sitzen”
=“坐”
)更明显地与坐着(sitting)有关。
一个在梦中“坐下来”
含有“占有”
的意思的例子出现在“小汉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