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精神分析导论011
banner"
>
它们知道避免痛苦的任务与追求快乐的任务同样重要。
这样,自我发现有时不得不舍弃直接的满足,延缓满足的享受,忍受某些痛苦,甚至被迫放弃某种快乐的源泉。
受过这种教育的自我成为“理性的”
,它不再让自己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是遵循现实原则(therealityprinciple)[338],现实原则最终也是在追求获得快乐,但是这种快乐通过现实来实现,尽管这种快乐被延迟并被减小。
从快乐原则转化为现实原则是自我发展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进步。
我们已经知道性本能后来也很不情愿地进入这个发展阶段,并且我们后面会听到,人的**的满足是因为有了与外界现实的联系。
现在在结论中还可以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后一点,如果人的自我具有像力比多一样的发展过程,那么你们在听说也有所谓的“自我的退化作用”
(regressionsoftheego)时,就不会感到吃惊了,而且你们也会急于知道自我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在神经症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339]
第23讲症状形成的途径
女士们,先生们:
对于外行而言,症状构成疾病的实质,并且疾病的治疗在于消除症状。
医师们将疾病与症状严加区分,并认为症状的去除并不意味着疾病的治愈。
但是在症状消除以后,所余下的唯一可捉摸的东西是形成新症状的能力。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可暂时采纳外行人的立场,并假定揭示了症状,就相当于理解了疾病。
症状(symptoms)——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当然是精神的(或心因性的)症状和心理疾病——对于患者的整个生命来说是有害的或者至少是无益的;患者时常抱怨症状的可恶和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症状的主要伤害在于它本身所带来的心理消耗,以及对抗症状的进一步的消耗。
在症状广泛地形成的地方,这两种消耗可能产生大大削弱患者的心理能量的结果,以致患者难以应付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任务。
由于这种结果主要依赖于所消耗的能量的数量,你们很容易发现“患病”
实质上是一个实用的概念。
但是,如果你们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而不顾这个数量问题,那么你们可能会说我们“都”
有病——即神经症——因为形成症状的前提条件在正常人身上也可以看到。
我们已经知道,神经症的症状是一种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来自于一种新的满足力比多的方法。
两种相互抵抗的力量在这种症状中再次相遇,并且由所构成的症状的妥协而相互调和。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症状是如此的具有对抗性:它由双方所支持。
我们也知道彼此冲突的一方是未满足的力比多,它正由现实所压抑,并且现在它必须寻求其他的满足途径。
如果现实是毫不留情的,尽管力比多易于选择某一对象来代替被拒绝的那个对象,那么最终它将被迫选择倒退的途径,而努力在一种以前曾经克服过的组织或已被放弃了的对象中获得满足。
于是,力比多通过固着而被引向倒退的途径,力比多在其以前发展中曾经历过这种固着。
性变态的途径和神经症的途径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如果这些倒退作用不引起来自自我的反对,那么也不会有任何神经症产生;力比多也将得到一些真实的满足,尽管这种满足不再是正常的。
但如果自我不仅控制意识,而且要统治动作的神经支配和心理需求的实现,假若自我不同意这些倒退,那么冲突将继续发生。
力比多既被阻止,它必定试图逃避某些方向,与快乐原则的需求相适应,从而可以找到发泄其精神能量的途径。
它必定避开自我。
这种逃避由其发展道路上曾经历过的固着所提供,要进入这种固着,现在需要通过倒退来实现。
自我本身在过去曾通过压抑作用来防止这种固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