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7]
下一讲,我们要看一下我们能否和这些作家一道来研究他们有关失误动作的观点。
第3讲失误动作(续)
女士们,先生们:
在上一次演讲时,我们讨论了失误动作本身,而没有涉及它和被干涉的有意机能的关系;并且我们形成了一种这样的印象:在一些特殊的例子中,失误动作似乎表现出它们自己的意义。
如果失误动作有意义这一结论能在更大的范围上得到证实,那么这种意义将比探索失误动作产生的条件更有趣。
让我们再次对心理过程的“意义”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达成共识。
我们认为意义就是它所借以表达的意向,及其在心理延续中的位置。
在我们的大多数研究中,可以用“意图”
或“目的”
代替“意义”
。
[28]那么在我们认为过失中有意向存在时,它只是欺人的幻想呢,还是对过失的诗意夸大呢?
我们将继续以口误为例。
如果我们现在仔细研究这种相当多的观察事实,我们将发现,在各种实例中失误动作的意图、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存在着把自己所要说的话说反了的例子。
在另外的例子中,口误虽然不表示恰好相反的情况,但一种相反的意义可能产生。
如“我不愿(ge,意为倾向于)评价前任教授的优点”
。
这里ge(意为配得上)的反面,但所能公开表达的东西与这句话产生的情境形成鲜明的对照。
还有一些例子,口误只是在所要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了第二个意义。
于是这种句子听起来像是几个句子的凝缩。
这样,在那个刚愎的女士说“他可以吃和喝我想要的东西”
时,她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他可以吃和喝他想要的东西,但他想要什么呢?我就代他要了。”
一个口误往往给予人这种凝缩的印象。
例如,一位解剖学教授讲解鼻腔的结构。
结束时,他问学生是否能理解他讲的东西,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继续说:“我很难相信,因为即使在一个拥有几百万居民的城市里,充分理解鼻腔的解剖的人,也仅只一指可数……不,不,我的意思是屈指可数。”
这个凝缩词语自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他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它们。
[30]
上述的几组例子中,失误动作自身具有较明显的意义,与此相对照,还有一些例子,它们的意义是不易了解的,并因此直接违背我们的期望。
如果某人由于口误读错了某个专有名词,或乱发一些无意义的音等,这些普通的事件对是否所有的失误动作都有某种意义的问题似乎提供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然而,对这些例子更为仔细地研究显示,这些曲解是不难理解的,并且,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例子和前面比较容易懂的例子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有人问马的健康状况,马的主人回答说:“啊,它可‘惨过’(draut,一个没有意义的单词),……它可再活一个月[itdauert(持续)ahperhaps]。”
当再问他究竟是何意时,他解释说,他认为这是一件惨事(traurige)。
“dauert”
和“trauri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