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此一来,他就为那些孩子气的、不被允许的幻想感到羞愧了。
然而,你们或许会问,既然人们把他们的幻想搞得如此神秘,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得如此之多呢?事情是这样的,人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灵魂里有一位严厉的女神——必然性——让他们讲述他们经受的苦难,讲述给他们带来幸福[49]的东西。
他们是些神经性疾病(nervousillness)的受害者,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幻想讲出来,告诉医生,希望医生采用心理疗法(me)治愈他们的疾病。
这是我们的最好的信息来源,我们据此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假设。
如果病人对我们守口如瓶,那么,我们从健康人的口中是不可能有所听闻的。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幻想的几个特征。
我们可以断言,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去幻想,只有那些愿望难以满足的人才去幻想。
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足的现实的补偿。
这些充当动力的愿望因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的不同而各异;但它们又很自然地分成两大主要类别:要么是野心的愿望,这类愿望可抬高幻想者的地位;要么是性的愿望。
在年轻的女子身上,性的愿望几乎总是占据主要地位,因为她们的野心通常被性欲倾向所同化。
在年轻的男子身上,自私的、野心的愿望和性的愿望非常明显地并驾齐驱。
但是,我们不准备强调两种倾向之间的对立,我们更愿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经常结合在一块。
正像在许多教堂祭坛后壁的装饰画中,捐献者的形象可在画面的某个角落里看到,在大多数野心幻想中,我们也会在这儿或那儿的角落里发现一位女子,为了她,幻想的创造者表演了他的全部英雄行为,并把所有的胜利果实堆放在她的脚下。
大家看得出,在这样的幻想中,的确存在着想掩饰幻想的非常强烈的动机;有良好教养的女子只允许有最低限度的性欲需求,青年男子必须学会压抑对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这种过分关注是他在童年时代受宠爱的日子里养成的——以便在其他人也有着同样强烈要求的人际社会中找到可以适应的自己的位置。
我们不能认为这类想象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幻想、空中楼阁和白日梦——是已经定型或不可改变的东西。
恰恰相反,它们随着幻想者对生活理解的变换而变换,随着幻想者处境的每一次变化而变化,从每一个新鲜活泼的印象中去接受被称为“日戳”
(date-mark)的印象。
一般来说,幻想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说幻想似乎徘徊在三种时间之间——我们的想象经历的三种时刻。
心理活动与某些现时的印象相关联,与某些现时的诱发心理活动的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可以引起主体的一个重大愿望。
心理活动由此而退回到对早年经历的记忆(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历),在这个时期该重大愿望曾得到过满足,于是在幻想中便创造了一个与未来相联系的场景来表现愿望满足的情况。
心理活动如此创造出来的东西叫作白日梦或者幻想,其根源在于刺激其产生的事件和某段经历的记忆。
这样,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串联在一起了,愿望这根轴线贯穿其中。
举一个非常普通的例子就可以把我所说的这些问题解释得很清楚。
我们以一个贫穷孤儿为例,你已经给了他某个雇主的地址,他也许在那里能够找到一份工作。
在去看雇主的路上,他可能沉湎于与产生当时的情况相适应的白日梦之中。
他幻想的事情或许是这类事情:他找到了工作,并且得到新雇主对他的器重,自己成为企业里面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人物,进而被雇主的家庭所接纳,与这家的年轻而又妩媚迷人的女儿结了婚。
随后又成为企业的董事,初始是作为雇主的合股人,再后就成了他的继承人。
在这种幻想中,白日梦者重新获得他在幸福的童年时曾拥有的东西——庇护他的家庭,疼爱他的双亲以及他最初一见钟情的妙龄佳人。
从这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到,愿望利用一个现时的场合,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未来的画面。
关于幻想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但我将尽可能扼要地说明其中的几点。
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多彩、强烈无比的话,那么神经症和精神病就处于待发作状态。
另外,幻想是我们的病人经常抱怨的苦恼病状的直接心理预兆。
它像一条宽敞的岔道伸向病理学范畴。
在此我不能略而不谈幻想与梦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在夜里所做的梦就属上述幻想,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梦之诠释来证实。
[50]语言早就以其无与伦比的智慧对梦的本质问题下了定论,把漫无边际的幻想创造命名为“白日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