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使用精神分析的技术时,我们总是要求病人尽量地释放被压抑的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或因其间接性或因其曲解性,都可以通过意识的稽查。
的确,我们要求病人给出的联想是不受意识的目的性观念影响和批评的,通过这样的联想,我们便形成了被压抑表征的意识性转移——这些联想显然属于间接的和曲解的。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观察到,病人可以编织成一个联想的网络,直到他能够反对某些思想,那么受压抑的便昭然若揭,于是他便被迫重复他的压抑。
神经症症状同样如此,因为他们也是压抑的结果,通过自身的努力,方可将被意识否定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上来。
[301]
究竟意识的抵抗去除之前观念的曲解性和间接性要达到何种程度,我们尚不能确定一个通则。
显然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发生了,只是遮掩了我们的视线。
然而,它的操作方式却能使我们假定,当潜意识的贯注(cathexis)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中止——超过这一程度潜意识就会寻求满足。
因此,压抑在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每一被压抑的结果也许都有自己的特殊变形,曲解或多或少的变化均会改变整个结果。
就此而论,我们便可理解人为何对某些目标特别偏爱,而作为相同知觉与经验目标的理想又令他们深恶痛绝,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便是由很微妙的变形造成的。
的确,正像我们在追溯恋物癖(fetish)的起因时所发现的[302],原始的本能表征很可能会分为两半,一半受到压抑,另一半由于这种密切的联结而理想化(idealization)。
同样,曲解程度的增强或减弱也可通过其他器官的活动获得,比如在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条件下,为了改变心理力量的活动,用愉快替代本该产生的不愉快,我们已采用了一些特殊技术,一旦使用了这种技术,被拒绝的本能表征的压抑便被消除了。
截至到目前,关于这些技术的细节性研究仅在《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中出现过。
[303]作为一条规则,压抑仅是暂时性消除,它很快就会恢复原状。
然而,此类观察可使我们认识压抑的更多特征。
如前所述,压抑的活动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而且具有极度的动态性(moble)。
绝不能认为压抑的过程是一次性的,其结果是永久性的,像被杀的生物将永远死亡一样。
压抑需要持续的能量付出,压抑一旦停止,人便受到伤害,因此,压抑以新的行为出现便成了必需的。
我们可以设想,被压抑的观念在意识的持续压力下进行活动,要平衡这种压力必须有持续的反压力(ter-pressure)。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压抑的维持需要持续的能量付出,这样,压抑的消除才是节省能量的。
压抑的动态性在睡眠状态中也能发现,压抑本身足以使梦产生[304],清醒之后,睡眠中的压抑性贯注便再次销声匿迹。
最后,我们必须记住,无论如何,我们对于压抑的本能冲动的论述是微乎其微的。
若不片面对待冲动的压抑,此冲动的形态也许是千差万别的。
它也许是不活泼的,仅需要少许的心理能量;它也许非常活跃,需要不同程度的心理能量。
的确,它的活动不是导致压抑的直接消除,而是通过迂回的道路调动所有的过程使冲动打入意识,潜意识中未被压抑的观念常常是由它活动的程度或贯注所决定的。
每天都发生的现象是,只要一种观念仅代表很小的心理能量,那么它就不会受压抑,尽管其内容会增强它与意识中主导观念的冲突。
观念的数量对冲突具有决定性,一旦一个基本的有害观念超过某一力度,冲突便确定无疑了,并必然导致压抑。
因此,就压抑而言,对潜意识的能量贯注越多,那么,将其从潜意识中移开或曲解的力量就越少。
可以说,压抑的倾向会通过厌恶度的减弱找到压抑的替代(substituteforrepression)。
以上我们对本能表征的压抑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们认为,所谓本能表征,指的是一个观念(idea)[305]或一组观念(groupofideas),它们源于对本能的限定的心理能量贯注(力比多或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