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问题的关键是性本能的先天体质根源。
在有些人中(性变态),这些根源可能变成了性活动的实际渠道,另一些人则对它进行了并不充分的压抑,并以症状的形式迂回地吸引了相当部分的性能量;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存在着最有利的类型,他们通过有效的节制或其他的变化过上了正常的**。
当然,我们还须指出,这种包含所有性变态基因的先天体质,只能在孩子身上发现,尽管所有的本能表现尚不强烈。
一个渐趋成型的设想是,神经症的性活动停在或返回到了婴儿形态。
这样,我们的兴趣就转向了儿童的**,我们将追溯一下是使婴儿的性活动变成了变态的、神经症的或正常的**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
第二篇幼儿性欲
对幼儿期的忽视关于性本能,流行观点的一个特征是,人们认为儿童期并无性活动,直到青春期它才觉醒。
然而,这可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即我们对**基本条件的茫然无知。
关于童年期性形成的彻底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揭示性本能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根源。
显而易见,致力于对成人的特征与反应做出解释的学者们,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体祖先的远古阶段;也就是说,过多地强调了远古期对遗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发展即童年期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童年期的影响更易理解,并比遗传更值得我们思索。
[60]的确,在关于性活动的文献中,偶尔也会发现关于幼儿的早熟性性活动,如**、**及类似于**的活动。
但这些常被视做意外、怪事或骇人的早发性堕落。
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一个学者清楚地辨别出童年期性本能的规律性,在关于儿童发展的众多著作中,“性发展”
一章总是弃之不顾。
[61]
幼儿的遗忘在我看来,造成以上奇怪的忽视现象的原因,一部分由于作者成长过程中对正统思维的屈从,另一部分由于同样尚待解释的心理现象。
我认为,对大部分人而言(虽然不是全部),这种奇怪的遗忘覆盖了童年期的前6年或前8年。
因此,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此疑虑重重,但我们对这种遗忘的事实已习以为常,人们告诉我们,我们是在幼儿期的后阶段才有对事物的不甚清楚和残缺不全的回忆,并且对所得印象产生活跃的反应;同时我们还可以像成人一样表达痛苦与欢乐,也可表现出我们的爱、嫉妒及其他强烈的情感,成人还会根据我们的言谈,判定我们具有明智的判断力。
而我们一旦长大成人,竟对此变得一无所知!
我们的记忆为何如此落后于其他心理活动?其实不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有童年时期,获取和再现印象的能力才是最强盛的。
[62]
另一方面,通过对他人的心理研究,我们必然相信,我们所遗忘的印象,实际上在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并对此后的整个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由此可见,童年期的印象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如同神经症的遗忘一样,只能有近期记忆,由于压抑的作用,这些印象的基本方面已离开意识。
但是,是什么造成了童年期印象的压抑呢?谁能解开这个谜,当然也便能够解释癔症遗忘的原因。
同时,幼儿的遗忘这一事实,使我们能从新的观点对儿童与精神神经症的心理状态做出比较。
在前面我们已涉及到这一问题,即精神神经症的性欲或者滞留在幼儿期,或者又返回到幼儿期。
那么,幼儿的遗忘是否也与童年期的性冲动有关呢?
此外,寻找幼儿期的遗忘与癔症的遗忘之间的联系,绝不是一种文字游戏,对由于压抑而造成的癔症性遗忘,可做出这样明晰的解释:患者已有某一现象的记忆,只不过是意识不到的;由于联想而将这一现象吸引过来,但压抑却将此排出意识之外。
[63]因此可以说,没有幼儿的遗忘就不会有癔症的遗忘。
因此,我相信,幼儿的遗忘之所以使人仿佛回到了史前期,并对自己**的初萌全然无知,这是因为,就性发展而言从未赋予童年期以重要意义。
要填补知识的这一空缺,仅靠单个人是力不从心的。
从1896年开始[64],我就坚持童年期在**重要现象起源中的重要性,此后,我从未停止过对幼儿期性问题的强调。
一、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关于童年期异常与例外的性冲动,以及神经症者显露的关于童年期的潜意识记忆,已有了层出不穷的报道,这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一时期的性行为作出描述。
[65]
性冲动的基因已存在于新生儿身上,并持续发展一段时间,然后才渐渐地被压制下去。
当然,性发展还会因阶段性特征及个体的特征出现中断,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我们对这一发展历程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却一无所知,儿童的**似乎在3岁或4岁时才可观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