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性变态的心理因素或许在最可憎的性变态之中,心理因素对性本能的转移起了最大的作用,不能否认性变态的表现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尽管结果令人惊诧,但这种心理活动却可媲美于本能的理想化。
或许再没有什么能比这种变异更能证明爱的全能性。
就性活动而言,最高的最低的总是关系缜密:“穿过人间,从天堂到地狱。”
[43]
两个结论通过对性变态的研究,我们发现,性本能必须与作为抵抗的某些心理力量做斗争,其中最主要的抵抗是羞怯和厌恶。
可以设想,这些力量本来是限制本能的,使其不能正常发展,如果在性本能达到最强烈之前它们就获得了发展,那么,它们肯定会决定性的发展的。
[44]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只有把他们视做多种动机相互结合的产物才是明智的。
若对他们进行分析,即解析他们,那他们一定具有复合的性质。
这提示我们,或许性本能本身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有机组合的,性变态者则是这些因素相互分离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这些变态的临床观察会使我们注意到,变态原是正常人的和谐行为丧失了其融合性的结果。
[45]
精神分析要认识与正常人不同的一些人的性本能,只有一个重要来源,并只有通过一个特殊渠道方可达成。
也就是说要做到对精神神经症者[癔症、强迫症,命名不当的神经衰弱及早发性痴呆(dementiapraecox)和偏执狂]的性活动准确认识,只有一个渠道,即由布洛伊尔和我于1893年提出的精神分析研究,当时被称为“精神宣泄法”
,并被用于临床治疗中。
首先我必须说明(正像我曾经在其他作品中所做的一样),我的所有经验表明,这些精神神经症均源于性本能力量。
我这样讲并不意味着性本能力量构成了病理特征(症状),而是想说明,性本能力量是神经症的最重要的唯一持续性的能源,于是这些人的**(无论全然,主要的或部分的)便在症状中表现出来。
正如我在别处所言(1905e,手稿),这些症状便是病人的性活动。
在过去的25年中[46],精神分析关于癔症及其他神经症的不断增多的研究便证明了这一设想,其中部分详情已经发表(并将继续发表)。
[47]
精神分析要消除癔症患者的症状,必须以下列假设为基础,即这些症状是替代物(如同文章的副本),与一系列心理过程、期望、欲望保持着情绪性联系,由于特殊心理过程的介入(压抑),它们无法在意识的水平上予以心理上的宣泄。
于是,这些心理过程便在潜意识状态中依据其情绪的重要性寻求表达——宣泄。
在癔症中便以身体症状予以表达(通过转换),形成癔症症状。
若将这些症状系统地变成情绪性观念(借助特殊技巧),即意识性观念,那么,就可准确无误地认识原先潜意识心理结构的本质与根源。
精神分析的发现由此可知,癔症症状是源于性本能力量的冲动的替代。
我们对患病前这些人本质的了解(可将他们视为典型的精神神经症)及患病时机的把握,都完全符合这种观点。
癔症患者的性格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性压抑,强烈地抵抗性本能(这种情况已在羞怯、厌恶及道德中表现过),本能地反抗对性问题的理智思考。
其结果是,在一些极端的病人之中,直到性成熟时还对性问题一无所知。
[48]
乍看起来,这一特征虽为癔症的明显特征,但却常为它的另一结构特征所掩盖,那就是性本能的过分发展。
然而,精神分析通过将两者的对立揭示出来——被夸大的性渴求和对性欲的过分逃避,并以此澄清令人费解的二者之间的矛盾。
对于注定要患癔症的人而言,完全可预测到其患病时机:要么是在渐趋成熟的过程中,要么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面对真正的性情景。
在本能的压力及反抗性的矛盾之中,疾病成了逃脱之径。
其实,冲突并未解决,只不过通过将力比多冲动转为症状而逃离冲突[49],例外的情况极少出现;比如一个男人,由于琐屑的情绪问题而患了癔症,这种冲突并非围绕着性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总能显示疾病正是由冲突的性因素造成,它使得心理过程偏离了常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