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此同时,他通过自我分析发现了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plex)(见10月3日、15日的信70和71),这使他意识到,儿童早期正常的性冲动并不需要任何外部刺激。
至此,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才告形成。
然而,经过许多年之后,弗洛伊德才完全证实了自己的发现。
比如,在《性欲在神经症病因中的地位》(1898a)一文中,他就举棋不定。
一方面,他认为儿童“具有各种心理性功能及许多肉体性功能”
,因此,说他们的**开始于青春期显然是错误的。
但另一方面,他又声称,“人类的器官组织及其进化会尽力避免童年期明显的性活动”
,因此,人类的性动机能量应贮存起来,直到青春期才予以释放,这样才能解释为何童年的性经验注定要致病。
他进一步认为,由于这期间肉体及心理性器官都获得了发展,故成熟过程中这种经验的“后效”
(after-effects)是重要的。
甚至在《释梦》(1900a)的第一版中,在第三章的结尾部分也有令人好奇的一段(标准版,第4卷,第130页),“由于儿童对性欲望依然无知,故我们认为他们是非常幸福的”
(在1911年的版本中,为这一段补充了一个更正性脚注)。
毫无疑问,在该书的原稿中及其他地方(如第五章中关于俄狄浦斯的讨论)仍有这样的残迹,即使在正常的儿童中,也清楚明了地存在着性欲望。
显然,到他对“杜拉”
(Dora)的病史进行分析之时(1901年初),他关于性理论的主要思路已经确定了。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急于发表这一结果。
在《释梦》即将问世之际,他于1899年10月11日(见信121),写信告诉弗利斯,“或许在《释梦》后不久就会写关于性理论的书”
。
3个月之后,即1900年1月26日(信128),他又写道:“我正为性理论聚集材料,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
然而“东风”
却姗姗来迟,除了1901年秋季之前发表了一篇《论梦》的短文及《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之外,在5年之内他几乎未发表任何重要的作品。
然而,到了1905年,他忽然出版了三部重要著作:《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性学三论》及关于《对“杜拉”
的分析》的病例。
显然,“杜拉”
一文的大部分内容在多年前就写完了,然而,实际出版的顺序却不明了。
在“杜拉”
一文的一个脚注中,说《性学三论》“出版于这一年”
,同样,在《性学三论》的一个脚注中(第1版),说《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出版于1905年”
,而在《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三章第二部分的一个脚注中,却说《性学三论》“同时出版”
。
也许可以假定,这三部作品的问世顺序以本节开始时所说的为准。
在德文版中,只在第一论中是有序号的,而且在1924年版本中序号也只有一半。
为方便起见,我们对第二和第三论均加了序号。
第二版序[4]
作者不愿自我蒙骗,说这本小书完美无缺,见解明确。
将最近5年来的研究成果添入本书固然极富**,但作者不愿这样做,因为这会毁掉它的整体性及文献特征。
因此,再版时仅做了些微的修改,作者以追加了几个注解为满足。
[5]更重要的是,他很想使该书早日成为古董——让任何新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让其缺陷为更好的东西所替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