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附记
banner"
>
浮生若梦速记下江南
这一周转悠江南而归。
当然不是乾隆下的那个“大江南”
,而是直奔杭州—乌镇—苏州—南京。
我的民国美人在那儿。
记得我初中暑假时妈妈出差苏杭,扯上我一块走,想让我看看苏州园林。
我却为此和妈妈一路赌气:净是些石头、花花草草、糟旧的飞檐……有什么好看的嘛!
我工作出差时去杭州等地,就是逛商场、泡酒吧、喝咖啡,一路买买买……
这次出门,我拎一个小箱,两条裤子、三件T恤、两支笔、一瓶墨、两管小颜料,再把箱子的一些空间让给一摞稿纸,心心念念地就想去看看那些石、那些园、那些桥。
终于,带上了老母亲一起。
有些东西的魅力,还是得等足时间才能体会。
拙政园那堆著名的石头间“爬”
满了东张西望的人,老人家在太湖石之巅挥手示意,招手之势是否眼熟?大时代、小个体,深烙印于历史轨迹,谁也不可能置身世外。
所到之处,游人如织,那良辰美景,众人蜂拥而赏。
摩肩接踵,众人踏着导游的指导线路,堆集于园中。
我立在一角,盯一处小景、画几小笔速写,权当没了人,独乐之乐。
朋友问,干吗不画人?
坐标:苏州拙政园
嗯,当时,我眼中竟然没有人……
今天,我们到哪儿都是旅游模式,和当初“主人之境”
全然迥异。
常常是园区门口看地图,明了大致轮廓,再想方设法用最短时间、最全面地踏过一遍才值。
某处若有导游加点野史故事,钱啊女人啊这类,大家嘻嘻一笑,更觉得票价值了。
而园的主人必定不是每日一万步,急着把园子匆匆走过一遍。
有可能一驻足就是半晌时光。
我们游什么?主人想什么?
我只能尽力想象当年的主人,赏心也好,伤怀也罢,都是独自面对。
都说古人最高级的喜好是玩石,我不懂石头,估计和现在打游戏机差不多——再复杂的路,也要打通关,钻过去。
导游叫大家不要轻易尝试钻石林,看似只是一堆太湖石,实则暗道重重。
我想当年主人的乐趣,未必是像现在这样钻着玩儿,主人运用想象力就足以乐此不疲。
古人一向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才发现,原来石中就有大世界。
当年的许多画家,不就是这么凭借想象创作的吗?
左图的狮子林的高山流水,游人比例较大。
如果人物缩到最小,和右图的山水画不就很接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