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时女子的旗袍跟着政治上的改变而产生大变,当时女子虽想提高旗袍的高度,但是先用蝴蝶褶的衣边和袖边来掩饰她们的真意。
1928年全国统一,于是旗袍进入了新阶段。
高度适中,极便行走。
——《旗袍的旋律》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旗袍高度甚至提高到膝盖以上。
“无论冬夏,膝盖以下是一双粉红丝袜,这是民国十七八年的事。”
这种新改变的旗袍,穿起来可说时髦极了,美丽极了!
可是一双肥满而圆润的大腿,暴露在冷冽的天气之中,仅裹着一层薄薄的丝袜,便能抵御寒气的侵袭吗?(叶家弗《女子的服装》,《民国日报》,1928年11月20日)
为了美,女子们的胆量,从来是突破季节,穿越四季的。
·1929年(民国十八年)
·高度适中,便于行走,小腿成视觉焦点。
·袖口变短缩小。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国民政府将旗袍列为礼服。
·规定了女子礼服的袖长——过肘与手脉之中点,虽有规定,但民间无视。
大多数女子“衣袖很短,不过到臂弯为止”
。
20世纪30年代黄金时代窄身修长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最具风情的时期,这一时期,旗袍成为日常服装主流。
衣领又高了起来,往年的元宝领的优点在于它的适宜角度,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成了瓜子脸。
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颏,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成了双下巴……
——张爱玲《更衣记》
可见,以网红瓜子脸型为美的审美标准,一直没变过。
·1930年(民国十九年)
·高跟鞋流行。
·旗袍内有蕾丝边。
·旗袍长度在脚踝下。
·衣领提高。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讲究料子的独一无二,图案不是染上去而是织出来的。
·流行套装。
·衣袖缩短。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大兴旗袍花边。
旗袍已放长到脚踝二寸左右(约六七厘米),同时在袖口和袍脚绲花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