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共生号抵达“分歧星”
时,正赶上两族居民为“能量塔的朝向”
争论不休。
光族坚持要让塔顶朝向最亮的恒星,认为“光能首射才能效率最大化”
;石族则要求塔顶对准行星的地核,主张“扎根大地才能稳定能量输出”
。
双方在塔下搭起帐篷,日夜对峙,能量武器的嗡鸣让整颗星球都在微微震颤。
“这场景……像极了我们刚修复共生号时的样子。”
莉莉望着能量塔的设计图,图上光族画的塔顶倾斜角度与石族标注的地基深度,刚好形成90度的首角,“他们就像两块不肯咬合的齿轮。”
阿岩蹲在塔基旁,用手量着地核能量的流动轨迹:“地核的土能确实在往塔顶涌,但被光族的能量场挡住了,就像我们以前的培育架,光管插得太深,反而伤了土槽里的根。”
他突然想起星途花的生长规律,“或许……可以让塔顶‘既朝恒星,又朝地核’?”
这个提议起初被两族嘲笑。
“哪有东西能同时朝两个方向?”
光族族长敲着能量塔的金属框架,“你们星舰的引擎难道能既朝前又朝后?”
石族长老则摸着塔基的岩石:“年轻人,土能讲究‘一脉相承’,拐弯的能量会散的。”
莉莉却注意到能量塔的材质——是种罕见的“双晶岩”
,既含光族需要的星尘晶,又有石族依赖的沉土矿。
她借来光族的折射镜和石族的导土管,在塔下做了个小型模型:“你们看,用折射镜改变光能的角度,让它斜着照进塔内;同时用导土管把地核的土能引向塔顶,在塔中央的双晶岩处汇合。”
模型启动的瞬间,折射的光能与引导的土能在双晶岩里撞出金芒,能量输出效率竟比单独朝向恒星或地核时高出一倍。
光族族长盯着数据屏,突然拍了下大腿:“当年我祖父说双晶岩‘天生就该拧着来’,我还以为是胡话!”
石族长老则摸着模型上的导土管,管身上凝结的土珠正泛着淡淡的光,“原来土能拐弯时,会带上光的劲儿。”
争执平息后,两族合力改造能量塔。
光族的折射镜在塔顶拼出螺旋状的镜面,让恒星的光能像水流般绕着塔壁旋转;石族的导土管则沿着塔内的缝隙蜿蜒而上,土能在管壁上画出与光纹互补的弧线。
当第一缕阳光与地核能量在塔顶交汇时,整颗分歧星的能量网都亮了起来,光族的能量灯与石族的土制暖炉同时发出更柔和的光芒。
夜里,莉莉和阿岩站在塔顶,共生密钥突然发烫,投射出叶舟与石青芜的虚影。
叶舟指着能量塔的螺旋纹路笑:“当年我们为引擎的转向吵了三天,最后发现让光轴和土轴错开30度,反而能减少磨损。”
石青芜则看着导土管的弧线:“就像吵架时退半步,不是认输,是给彼此留个能碰到对方的距离。”
虚影消失前,密钥上浮现出新的纹路——是能量塔的螺旋与弧线交织的图案。
莉莉突然明白,所谓“分歧”
,不过是未找到契合点的共生,就像齿轮的齿牙,看似对立,实则缺一不可。
阿岩则在日志里写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往往藏在‘你不肯退、我不肯让’的缝隙里,就看谁愿意先伸手去够。”
分歧星的能量塔从此成了新的地标,塔下的空地上,光族和石族的孩子常围着模型玩耍,他们发明了新游戏:用折射镜让阳光在石族的土堆上画出花纹,再用导土管让泥土在光族的镜片上留下痕迹,笑声比能量塔的嗡鸣更响亮。
在“人人书库”
APP上可阅读《末世列车:百倍物资与多女主的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
renrenshuku人人书库的全拼即可访问APP官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