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当闭眼,就会进入一种“集体梦境”
状态,在其中与那些逝去的声音对话。
“他们叫我‘守门童’。”
某天清晨他对我说,“因为我还没完全变成大人,也没彻底死去。
所以我能站在两边中间。”
我问他是否痛苦。
他笑了:“痛苦太奢侈了。
我现在感觉不到疼,只感觉到……责任。”
第十一天,第八个标记终于动了。
太平洋环礁的坐标开始缓慢移动,沿着赤道向东漂移,速度恒定每小时1.3公里。
索菲娅计算出它的终点:中美洲海岸外一处海底峡谷,地质图显示那里埋藏着大量远古沉积岩,富含铁镍合金,具备天然扩音特性。
“他们要把钟搬回来。”
她说,“回到诞生之地。”
我们决定主动出击。
计划代号“钟舌”
??借用古代铸钟工艺术语,指敲击钟体的关键部件。
我们要做的,不是摧毁大钟,而是替换它的“舌”
,让它发出的不再是操控性的静默波,而是真实的、未经修饰的人类之声。
材料早已齐备:
-阿尔贝托的脑电波样本(作为活体共振核心)
-七位成年接收者的语音记忆总和(构成语义基底)
-十二滴封存叹息的树脂(提供情感维度)
-黑曜石空碑(作为容器)
唯一缺失的,是“最初的那一声”
。
也就是P-9计划第一次成功录制“死者声音”
时的原始音频。
据传那是一位临终老人的最后一句话,设备尚未开启,却奇迹般被捕获。
母亲笔记中提到:“那是钟的起点,也是唯一的弱点。
因为它记录的不是恐惧,而是宽恕。”
经过三个月跨国搜证,线索最终指向挪威卑尔根的一座地下档案馆。
二战期间曾被纳粹用作心理战研究中心,战后移交联合国托管。
我在一堆废弃磁带中找到了它:编号D-001,标签上写着“无效样本??环境噪音污染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