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天夜里,我们启动了“归音行动”
。
以阿尔贝托为中心,七位成人围坐成环,每人手持一件曾承载重要声音的物品:一只老式麦克风、一条母亲织的围巾、一部录满街头呐喊的手机、一副战争幸存者的助听器……我们将这些物件连接到共鸣箱,再输入那首“被伪造的安魂曲”
作为引导频率。
第一小时,毫无反应。
第二小时,地面开始轻微震颤,频率与智利监狱水管摩斯密码一致。
第三小时,空中浮现出半透明的文字,用十几种语言拼写出同一句话:【我们记得你的名字】
第四小时,阿尔贝托突然站起,走向院子中央的老橡树。
他将手掌贴在树干上,低声说了句什么。
下一秒,整棵树剧烈摇晃,树皮裂开数十道口子,涌出大量琥珀色树脂,每滴之中都封存着一段微小对话:
“爸爸,星星会不会冷?”
“不会,宝贝,它们会唱歌。”
??1955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母子睡前交谈
“求你们……让我再说一遍女儿的名字……”
“安静!
下一个!”
??1977年,智利圣地亚哥秘密审讯室
“今天风很大,但我还是听见了。”
“听见什么?”
“你说爱我。”
??2001年,纽约世贸北塔87层,电话遗言
卢米当场崩溃,因为她认出了最后一段声音的主人??是她失踪多年的姐姐。
我们连夜建立数据库,命名为“回声林”
。
每一滴树脂都被编号保存,等待解码。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传来异象报告:埃及沙漠中的风蚀岩柱开始共振发声,内容为古埃及祭司祷文;南极科考站的冰芯钻探设备录到婴儿啼哭,经鉴定声纹属于一万两千年前灭绝的人类支系;甚至月球轨道上的卫星也捕捉到一段绕月传播的低频脉冲,破译后竟是联合国成立当天的开幕词,但语气带着诡异的悲伤。
“这不是回忆。”
伊莎贝尔分析完所有数据后说,“这是修正。
某种力量正在逆向修补被抹除的声音历史。”
而最令人不安的变化发生在阿尔贝托身上。
他的体重每天减少约200克,体温持续下降,目前已低于35℃。
但他精神异常清醒,甚至能在黑暗中视物??因为他的眼球表面已形成一层类似声纳的生物薄膜,能将周围声波转化为视觉图像。
更可怕的是,他不再需要睡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