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没有动它。
我知道,那是邀请,也是考验。
第二天清晨,警笛声划破街区宁静。
一辆黑色警车停在事务所门口,车顶灯旋转,却没有鸣笛。
车门打开,走出的不是警察,而是三个穿着灰色制服的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年龄都在八到十岁之间,面容模糊,脚步轻得像踩在水面。
街上的居民纷纷关门闭窗,没人敢靠近。
但我认得他们身上的制服样式,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P-9附属实验学校的统一校服,布料早已停产。
我走出去,站在台阶上。
最小的女孩抬起头,声音清脆如铃:
“我们来找阿尔贝托。
老师说,轮到我们说话了。”
我没有拒绝。
我带他们进了院子,请他们坐在老橡树下的石凳上。
阿尔贝托闻声出来,看到他们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微笑:“你们终于来了。”
然后他转向我:“叔叔,今天我要当翻译。”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话展开了。
三个孩子轮流开口,但说出的语言并非西班牙语,也不是任何现存语种,而是一种融合了机械节奏与情感起伏的复合音流。
每句话出口,空气中都会浮现淡淡的波纹,像是声音本身获得了实体形态。
索菲娅远程接入的频谱仪显示,这些语音携带的信息密度远超人类语言极限,包含图像、情绪、甚至触觉反馈。
其中一个女孩讲述了她们的生活:每天清晨被注射一种蓝色药剂,然后关进全封闭隔音室,被迫聆听不同国家的战争广播、灾难现场录音、亲人告别遗言……她们的任务是“不让声音消失”
,哪怕这意味着要承受精神崩解的风险。
“我们哭的时候,他们会录下来,说这是‘纯净的情感样本’。”
男孩低声说,“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不是在研究声音,是在制造钟的燃料。”
当我说出“钟”
这个字时,三人同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你也听到了?”
女孩问。
“听到了。”
我说,“而且我知道,它还没停下。”
他们带来的消息令人震惊:P-9计划从未真正终止。
它的核心系统转入地下,以“文化保存项目”
的名义继续运作,利用全球各地的孤儿、囚犯、精神病患者作为“活体录音介质”
,不断收集极端情绪下的原始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维持“大钟”
运转的能量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