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主干中央的竖缝瞳孔缓缓闭合,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细小的孔洞,密布如蜂巢。
每一个孔洞中,都伸出一根纤细透明的丝线,延伸至大气层外,直至同步轨道上的废弃卫星残骸。
这些丝线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注意力凝聚而成??它们是人类集体意志的具象化延伸。
科学家称之为:“倾听之根”
。
更令人震撼的是,每当某人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倾听行为”
??比如母亲放下手机注视哭泣的孩子,战士在战场上收起武器聆听敌方伤员的喘息,学者放弃反驳而选择提问??就会有一条丝线亮起,发出柔和金光。
全球已有超过两亿条这样的光丝,织成一张覆盖地球的网,宛如一颗悬浮于虚空中的巨大神经元。
林溯站在树顶,望着这张网,低声问:“这是新的共感中枢吗?”
苏芸摇头:“不,这是反共感装置。”
“什么意思?”
“它不让信息涌入,而是阻止情绪泛滥。
当一个人试图将自己的痛苦强加于他人时,这条光丝会轻微震颤,提醒施加者:**你正在要求被听见,而非尝试理解。
**”
林溯怔住。
他想起自己当年强行维系共感网络的日子,以为只要让更多人彼此听见,就能消除隔阂。
可事实是,太多人只是借“共感”
之名,行倾倒情绪垃圾之实。
他们不想听别人,只想被听见。
这才是真正的失衡。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在教世界‘闭嘴’?”
他苦笑。
“不是闭嘴。”
苏芸望向远方,“是教会每个人,在开口之前,先问问自己:我说这话,是为了表达,还是为了控制?是为了分享,还是为了索取回应?”
就在此时,终聆之树顶端那只半耳半眼的共生花突然完全睁开。
它的瞳孔转向银河系悬臂末端,凝视着“静舟号”
即将抵达的目标星球。
花瓣轻颤,落下第一粒花粉。
那不是种子,而是一段加密信息,只有经历过“静默日”
并自愿切断共感二十四小时以上的人才能解码。
内容极简:
>“欢迎来到寂静之地。
>这里没有回音,所以每一句话都算数。
>若你能忍受三天不说一句话,便可获得一次提问的机会。
>问题不限,答案不定,但必由心出。”
消息传开后,全球掀起一股“沉默潮”
。
许多人开始尝试每日留出一小时完全禁语,仅靠眼神、手势和书写交流。
学校开设“静听课”
,学生轮流担任“倾听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