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13章 亩产千斤以上(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罗三指着远处别家的稻田,“你看那些稻谷,同一片地,浇一条渠的水,但他们的产量可比你这田的低多了,

还是得有肥,”

李逸家的这三十亩稻田,有桥头公厕和无极学堂的厕所的粪肥保证,增产了一石以上。

“塬上的旱地,有些一年种一季,都只能亩产一石左右,广种薄收,尤其是塬上缺少,全凭老天赏饭吃,一遇干旱,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李逸这里的稻田,不仅靠着滈河水保证浇灌,就算有时河水少,可这地下水也很浅,随便地头挖个一米左右,就有水。

水质也好,种出来的水稻品种桂球,人称水晶大米,秦汉以来,就一直是宫廷供品。

这边的百姓收获的稻米,剩下的口粮,一般都舍不得自己吃,拿到长安去换。

换粟谷,换糜子,或是换小麦。

关中虽有终南山下大片稻田,但顶多也没超过十万亩,还是较少的,而长安做为京城,有许多南方官吏,就是北方人关中人平时想吃大米,也没那么容易。

桂球米品质又好,故此换大米,一直还是挺有市场的,百姓们辛苦点,能换回更多的粮食。

“还是得精耕细作啊,你这三十亩稻子,粪肥、草木灰施的足,长的比别人的稻禾粗壮多,穗长穗沉,人家收二三百斤,你收四百斤。”

罗三羡慕无比,种了这么多年地,难得见这么好收成。

李逸却觉得亩产四百斤真的很逆天么?

他可记得他小时候,爷爷家种杂交水稻,亩产一千斤以上,普通的都能有七八百斤,那都算产量低了。

亩产七八百斤以下的,那是糯谷,种来酿酒、做糕的。

不过记得杂交水稻虽产量高,但自己好像不吃,都是交公粮、卖掉。

南方一般是种两季水稻,农民大多吃晚稻,晚稻生长时间长,口感更好,早稻一般是不吃的,卖掉,或是留些给鸡鸭吃。

据说某些实验田的杂交稻,甚至能亩产两三千斤,李逸没见过,估计说出来罗三也绝不相信。

许多田地亩产才百来斤,你来个亩产三千斤?

李逸觉得在唐朝只有种土豆才可能亩产两三千斤了。

“不过今年天时好,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大的虫害,”

罗三感慨着,这年头种更多的还是靠老天赏饭,

干旱、寒流、虫病,各种意外,都能让田地减产甚至绝收,

像今年这茬水稻这般风调雨顺没大灾大害的还真是少见,连收割的时候都这么好天气。

李逸也觉得精耕细作胜过广种薄收,

他现在有这两大厕所,粪肥有保证,另外作坊那么多灶,草木灰也很多,以后还可以再钱到油坊买那些菜枯饼等,都能增产啊,比起简单的买田广收薄种,精耕细作下收益更高。

众人在地里热火朝天的干了许久,太阳这才升起。

“我回去帮忙搞后勤伙食,大家加把劲,中午吃猪头肉、猪蹄炖黄豆!”

李逸田里巡视一圈,便回到院里,西院食堂负责做饭扫地的两个妇人,也正忙碌着,早上买来的猪头猪脚,用稻草烧一遍,再刮洗干净。

今天人多,饭也得蒸好多甑。

“刘婶、张婶,今天人多,饭一定要煮够,煮多点剩下也没事,不能煮少了不够吃,”

饭要能吃饱,菜也得有荤腥油盐,

就算是最小气的地主老财,在抢收的时候,也不会小气,起码猪下水得买,甚至鱼也要买些,饭就更不用说,干饭管饱。

“再加个猪杂汤,菜都多放点盐,出汗多淡了没力气。”

“早点做好饭菜,一会我让存忠他们过来把饭菜挑到田间地头去,省的他们跑回来浪费时间。”

说好的包两餐饭,早上那顿稀饭是不算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越来越可爱怎么办诸天最强女主如珠似宝我继承了古老神秘组织当我不死之后七十年代之军嫂来自古代重生八零暴发户式恋爱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灶神崽崽穿成娃综对照组一世独尊山村小神农都市之仙尊归来仙界网络直播间从木叶开始的大剑豪万灵主君龙耀九天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死亡万花筒纯阳武神我的清纯大小姐少年王穿书后,我和男主死对头he了开局被骗加入向往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