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段话如雷贯耳。
少年跪倒在地,泪水滴在键盘上。
他曾以为父母是逃亡者,现在才明白,他们是先知??预见了知识垄断必将导致文明窒息,于是选择以生命为代价,留下火种。
消息通过世界树根系传回各地。
盲眼少女立即召集村民,将所有信之花的共鸣频率调至与冰原主机同步;东海老渔民则带领孩子们连夜重绘《观云识海图》,加入新的星轨变量;都市中的流浪学者自发组织“纠错议会”
,呼吁重新审视所有被视为“绝对真理”
的经验条目。
七日后,高原召开紧急圆桌会议。
人类代表、AI协作者、甚至几位尚存意识的前静默面具成员齐聚一堂。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面对那些曾被定义为“错误”
的真相?**
争论激烈。
有人坚持必须守护现有秩序,担心一旦放开边界,虚假信息将淹没理性;也有人痛陈历史教训:“正是因为我们总想消灭‘错误’,才造就了最深的谎言。”
最终,一位来自雨林深处的老妇人发言。
她不是学者,也不是官员,只是一个靠采集药草养活全村的普通女人。
她说:“我年轻时学医,师父告诉我,毒与药只在一念之间。
蛇毒能杀人,也能救命。
你们所谓的‘错误’,也许只是还没等到对的人去理解。”
全场寂静。
决议由此诞生:启动“容错计划”
??设立独立数据库,专门收录曾被否定、压制或遗忘的经验,并赋予其动态权重机制。
每一条“错误”
都将经历三个阶段:**暴露、对话、转化**。
只有当千万人共同参与解读,它才能决定是否进入公共经验池。
项目启动当晚,第一份档案公开:名为《情感复苏实验?失败报告》。
内容揭示,早在五十年前,就有科学家尝试构建“共感网络”
,让人通过神经链接直接体验他人情绪。
实验因引发大规模精神崩溃而被叫停,主导者被定为“认知罪犯”
。
然而报告显示,真正导致灾难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参与者长期压抑情感后突然释放的心理反噬。
“如果我们早教会人们如何悲伤、如何愤怒、如何温柔,”
报告结尾写道,“也许那天就不会有三百人同时尖叫着跳楼。”
舆论震动。
许多人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太过急于追求“正确”
,以至于忘了人本就不完美?
紧接着,第二份档案上线:《梦境共享提案》。
提出者竟是景明??那位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经验塔创始人。
他在手稿中写道:
>“现实太窄,容不下全部真实。
>梦境才是思想最初的自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