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兵,双腿截肢,胸前挂着七枚勋章。
他要求独自在照心碑前静坐一小时。
出来时,他泪流满面,却笑着。
“我终于敢看了。”
他说,“以前总觉得对不起战友,因为他们死了,我活着。
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我还记得他们,他们就没真正离开。”
同年冬,第一部由《万民书》改编的民间戏剧《碑语》在江南上演。
全剧无台词,仅靠肢体、鼓乐与投影讲述三代守誓人的故事。
最后一幕,演员们手持蜡烛,缓缓拼出“**勿忘**”
二字,全场观众自发起身,齐声低诵《启智歌》。
而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也开始模仿“忆馆”
模式,建立“口传帐殿”
,将部落史诗与受压迫经历代代传唱。
有使者带来一封信,写道:“你们的笔,点燃了我们的火。”
李承恩已年过六旬,两鬓尽白,步履渐缓。
但他每日仍坚持巡视园区,检查新收稿件,指导青年学子。
某日黄昏,他独自登上水晶碑顶,俯瞰整座记忆园。
夕阳将万物染成金色,孩子们在回声廊嬉戏,老人在无名堂静静书写,情侣在照心碑前相拥许愿。
他摸出贴身收藏的那片枯叶。
叶片早已不再干瘪,反而在这些年吸收了无数誓言与泪水,变得柔韧光亮,脉络间隐隐泛出金纹。
他轻轻一吹,叶片竟缓缓悬浮空中,随风飘向碑林深处,最终停在一棵新生的银杏树梢,宛如一枚永恒的书签。
他知道,祖父的遗愿完成了。
不只是《万民书》得以存续,更重要的是,**“记住”
本身,已成为一种信仰**。
夜幕降临,第一颗星升起。
园区中央的铜钟被敲响,悠远绵长。
这一声,不是为控诉,不是为愤怒,而是为庆祝??庆祝人类终于学会,用记忆对抗遗忘,用真实战胜谎言。
李承恩站在风中,望着漫天星辰,轻声说道:
“父亲,娘亲,老师……你们听见了吗?
**我们,一直都在说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