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又一年清明,言城迎来最盛大的一次集会。
来自九州各地的守誓人齐聚碑林,带来新整理的史料共计三千余卷。
沈知微虽已仙逝多年,但她的雕像立于碑侧,手持书卷,目光温和而坚定。
南宫萤的铃铛剑被铸成铜钟,悬于高台,每逢朔望鸣响三声,象征“不忘、不惧、不休”
。
这一天,青年学者李承恩正式宣布启动一项浩大工程:**《万民书》编纂计划**。
“我们不再依赖单一文本,不再寄托于某一块碑或某一个人。”
他在万人面前说道,“我们要让每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无论你是农夫、匠人、商贾还是罪囚。
因为历史不该只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应是亿万人呼吸与呐喊的总和。”
计划启动当日,第一份投稿来自一位八十岁的洗衣妇。
她不识字,由孙女代笔:
>“我娘说,她六岁时看见官兵砍了我爷爷的头,因为他说‘皇帝不该修陵墓饿死百姓’。
我记住了。
我也让我女儿记住了。
现在,轮到我说出来了。”
稿件投入特制的“言箱”
中,随即被送往抄录坊,将由专人誊写十份,分送十地保存。
从此,每年清明,言城都会收到数以万计的来信、手稿、录音竹简甚至画册。
有人讲述家族世代守护一口古井的秘密,井底埋着百年前起义者的遗书;有人寄来祖传药方背面隐藏的密信,揭露某位“清廉大臣”
的贪腐证据;更有边疆战士在战壕中用刺刀刻下阵亡同袍的真实姓名,附言:“请告诉他们的父母,他们不是无名之辈。”
而那块水晶碑,也在岁月中悄然变化。
它的表面不再仅限于镌刻死者之名,而是开始自动浮现新的文字??每当有人完成一次重要的书写或见证,碑上便会多出一行流动的金线,宛如星辰轨迹。
人们说,那是灵魂在说话;科学家则认为,这是一种尚未破解的“记忆共振现象”
。
但无论解释如何,事实只有一个:**只要还有人在写,碑就不会沉默。
**
许多年后,当星际航船首次掠过地球遗迹,AI探测器传回的画面中,最清晰的建筑不是皇宫,不是长城,而是一座小小的石碑林。
系统分析其周围磁场时,意外捕捉到一段反复循环的音频信号,经解码后呈现为无数人声叠加的低语:
>“我记得。”
>“我们记得。”
>“永远记得。”
而在遥远的未来课堂里,教师指着全息投影中的水晶碑问学生:“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记忆’?”
一个小女孩举手回答:“因为忘记,等于第二次杀死他们。”
教师微笑点头。
窗外,春风拂过原野,吹动一片新生的剑形林。
叶片沙沙作响,如同千万支笔,正在纸上疾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