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臣亲见裴相携药入御膳房,归后接密旨,赏赐甚厚。
翌日李将军薨,诏书称‘积劳成疾’。
臣夜不能寐,恐负天地良心,谨录此事,待后世明鉴。”
折尾有三个指印,皆用血按成。
李念将此物拓印、录音、拍照,三管齐下留存证据。
她并未立即公布,而是召集全国二十一家独立书院代表,在嵩阳书院举行“史责大会”
,共同审定真伪。
历时七日,经笔迹鉴定、墨料分析、口述交叉验证,最终全体签署《嵩阳共识》:该密折真实可信,应列为国史核心文献。
消息公布当日,京师震动。
太学生集体罢课,要求皇帝下罪己诏。
三大书院联合宣布,若朝廷拒不回应,将自行刊行《新编国史》,并开放海外刊印渠道。
第五日清晨,宫门开启,礼部尚书捧出圣旨:
一、正式承认李慎系中毒身亡,追封忠武侯,配享太庙;
二、废除《贞元实录》作为唯一正史地位,允许多元史料并存;
三、设立“史官独立署”
,直属内阁,不受君主干涉;
四、每年七月十五定为“照心日”
,全国举行真相追思仪式;
五、赦免所有因传播真实历史而获罪之人,恢复名誉。
诏书宣毕,长安街万人跪拜,哭声如潮。
李念未留京城庆功。
她带着全部资料返回继光庐,却在路上接到急报:柳承业潜逃未果,在狱中自尽前留下遗书,承认伪造李念通倭证据,并供出幕后仍有更高层庇护者??竟是当今太子少傅、元老重臣王缙。
此人乃三朝元老,表面中立,实则长期操控史馆,删改不利于权贵之记载。
他曾言:“史非镜也,乃刀也,当削去碍眼之骨。”
李念将供词与过往证据串联,形成完整链条。
但她深知,此刻已非单纯揭露即可撼动之人。
王缙门生遍布朝野,其影响力深入科举、军制、财政诸系统。
若贸然发难,恐引发政局动荡,反使真相再度湮灭。
于是她做出惊人之举??邀请王缙亲临继光庐,参加一场“师生论史会”
。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有人骂她天真,有人疑其设局,更多人屏息观望。
秋分之日,一辆素辇缓缓驶入北岭村。
白发苍苍的王缙拄杖下车,身穿旧式儒服,神情冷峻。
全村戒备,孩童皆被家长唤回。
论史会设于书院正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