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成为言城新传统。
每月初一,无论身份高低,皆可登台言说。
有人忏悔,有人控诉,有人只是平静讲述一段被遗忘的日常。
这些话语,不分善恶,一律录入《补遗录》,存放于照心碑地下金库。
十年光阴,如水流逝。
贞元七十一年秋,新一代的孩子们已能在课堂上朗读《万民书》节选。
学校不再教“官定史纲”
,而是开设“辨史课”
,让学生对比不同版本的记载,自行判断真伪。
街头巷尾,说书人讲起“李承恩与十二碑林”
的故事,常惹得听众热泪盈眶。
李念已成为全国忆馆联合会首席顾问,但她仍住在无名堂旧居,每日清晨清扫庭院,擦拭祖父留下的铜钥匙。
这一日,她收到一封匿名信,无署名,无地址,只有一幅简笔画:一座桥,桥上站着许多人,桥下河水清澈,映出他们的倒影,而桥尽头,是一扇敞开的门。
她凝视良久,忽然笑了。
当晚,她独自登上水晶碑顶。
夜风依旧,星辰如昔。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陶罐??那只曾装着残稿的罐子??轻轻打开,将一撮灰烬洒向夜空。
那是爷爷火化时留下的骨灰,她一直带在身边。
“爷爷,”
她轻声说,“您看,桥已经搭好了。
我们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变成新的执笔者。
我们在走,带着所有人的记忆,走向那扇门。”
风起,灰烬如星点飘散,融入月光。
远处,一群少年正围坐在碑林间,轮流朗读《启智歌》。
歌声清越,随风传得很远很远:
>“笔如刀,纸如田,
>我们耕种的是明天。
>不求青史留名姓,
>只愿人间有真言。”
李念闭上眼,听见了万千脚步声,从过去走来,向未来走去。
她知道,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终于不再是抗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以真实为食,以良知为根的生活。
她缓缓走下石阶,将陶罐放在照心碑前。
罐身上,不知何时被人刻下了一行小字:
>“此物曾盛半页残纸,今盛满世回音。”
她抬头望天,云开月明。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