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青年学者轻轻拍她的肩,目光却投向远方。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迹。
这是“誓忆共鸣”
的延续??当足够多的人开始书写、传诵、铭记,那些沉睡的记忆就会顺着血脉逆流而上,在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重新睁开眼睛。
他曾亲历过一次这样的觉醒。
那是十年前,他还只是个在皇城誊录档案的小吏,名叫李承恩,正是当年送出密报的宦官李思源之孙。
祖父临终前将那片枯叶交给他,只说了八个字:“藏好此物,待风再起。”
那时他不懂,直到某夜整理旧档,无意翻出一份残卷??上面赫然记录着自己曾祖父如何奉命销毁《贞元实录》,又如何在深夜独自焚香跪拜,写下悔罪书却被当场处决。
那一晚,他梦见一个穿黑袍的老太监站在雪中,手中捧着一叠染血的纸,一字一句地念:“吾以余生赎罪,愿后世子孙不为鹰犬。”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枕边多了半页烧焦的手稿,正是《余音录》第三章的佚文。
他逃了。
一路北上,靠着抄写文书为生,最终来到言城。
当他第一次触摸水晶碑时,整条手臂都麻了,脑海中炸开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少年时期的李思源躲在御膳房角落,颤抖着将银针缠上线,把“速离”
二字刻进枯叶脉络……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祖父宁愿被毒酒赐死也不肯说出密信来源。
“记忆不会断。”
他对学生们说,“哪怕中间隔了三代人,哪怕所有人都装作忘记,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问‘为什么’,火种就不会灭。”
正说着,远处传来脚步声。
不同于寻常旅人踩雪的咯吱声,这脚步极轻,却极稳,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上。
一行人自风雪中走出,领头的是位老妇,白发如霜,拄着一根乌木拐杖,杖头雕着一支笔。
她身后跟着十几个年轻人,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提着油灯,怀里无一例外都抱着厚厚的册子。
沈知微的学生们认出了她??林素娥,外号“铁笔婆婆”
,曾是南方一座小镇的私塾先生。
因在课堂上讲授《实录摘抄》被革职,丈夫被捕病死狱中,儿子流放边疆不知所踪。
但她从未停笔,三十年间手抄《失语录》七百三十二遍,分赠各地学子。
有人说她屋里连床都没有,全是书架;也有人说她夜里写作时,窗外总有影子替她磨墨。
她走到碑前,深深鞠躬,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本蓝布封面的手抄本,轻轻放在碑基之上。
“最新一版《民间证言集》。”
她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共收录三百一十七桩尚未平反的旧案,附有当事人后代口述、物证拓片和地理考证。
我已经寄了一份给真相馆,但我知道,真正的审判不在朝廷,而在人心。”
青年学者接过书,翻开第一页,指尖微微发抖。
上面第一个案子,竟是他祖父参与掩盖的“东川矿难”
??当年官方宣称死了十九人,实际埋尸三百余人,死者家属全被迁往绝域,姓氏抹除。
“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些的?”
他抬头问。
林素娥冷笑:“怎么找?靠不肯闭嘴的老人,靠记得奶奶哭声的孩子,靠半夜梦醒突然会背祖训的少年。
我们挖坟、访庙、查族谱,甚至去翻废弃的刑部档案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