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把花瓣夹在课本里,每天翻一页,就像它还在长一样。
谢谢你们没问我‘为什么不开口’,只给了我一颗种子。
我现在每天都会给它浇水,哪怕别人看不见。”
她的视线模糊了。
这不是第一封让人落泪的信,也不会是最后一封。
但她知道,这朵花的意义远超一朵花本身。
它是一个孩子在黑暗中亲手点亮的一盏灯,微弱,却足以照见自己的轮廓。
林小树闻讯赶来,看到标本后久久不语。
良久,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登录“一人一铃兰”
共育平台,在全国地图上为那个南方小镇点亮了一颗星。
紧接着,他又上传了这张标本的照片,配文写道:
>“这不是奇迹。
这是坚持的结果。
>每一次浇水,每一次忍耐寒冷,每一次偷偷望向花盆的眼神,都是勇气的证据。
>你不必成为英雄才能被看见。
>只要你还愿意为一株花低头,这个世界就还没放弃你。”
消息发布不到两小时,评论区涌进了上千条留言。
有人写道:“我也种了,但它一直没动静。”
林小树亲自回复:“你在等它开花,它也在等你安定下来。
你们彼此需要时间。”
还有人问:“如果花死了怎么办?”
他答:“那就再种一次。
种花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你愿意开始。”
当天下午,“区域守护人”
培训课程在线上启动。
第一批五十名志愿者来自不同省份,有乡村教师、社区社工、心理咨询师助理,甚至包括两名曾在戒毒所接受过心理干预的康复者。
他们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完成十项模块学习:倾听技术、非暴力沟通、危机识别、艺术表达引导、种植陪伴实务……
苏晚出现在第一课的直播镜头前。
她穿着素色棉麻衬衫,头发挽成简单的髻,轮椅旁摆着一盆正在抽芽的铃兰。
她没有讲理论,而是播放了一段音频??那是最早一期“交换秘密”
直播的剪辑版,背景音是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参与者匿名讲述各自的痛楚:失去孩子的母亲、被家暴的妻子、因性取向遭排斥的少年……每个人说完后,直播间都会响起一声轻柔的铃声,由芸亲手摇响。
“我们设置这个铃声,不是为了打断,也不是为了安慰。”
苏晚说,“是为了确认:你说的话,已被听见。
而这份‘被听见’的感觉,有时比任何治疗都更接近治愈的本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