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镜头晃动了一下,随即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地球南极冰盖之下,一处深埋数千年的地下洞穴。
洞壁布满远古岩画,描绘的正是忆影草生长、开花、释放光雾的过程。
而在岩画中央,刻着一行古老符号,经AI破译后显示为:
>“第一批火种,已在一万两千年前降临。”
林知遥的手指僵住了。
她立刻联系南岭新一代培育师团队,要求彻查地球所有地质层样本。
三天后,结果出炉:在格陵兰冰芯最深层、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甚至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中,均检测到忆影草DNA片段,年代测定跨越十万年以上。
这意味着??这种植物并非首次来到地球,而是曾多次出现,又多次消失。
“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播种。”
林知遥在跨文明伦理委员会远程会议上说,“可现在看来,更像是它在等待我们长大,等到我们终于愿意倾听痛苦,才肯重新现身。”
会议陷入长久沉默。
直到一位来自非洲的情绪生态学家开口:“也许每一次文明接近崩溃时,它就会回来一次。
不是拯救,而是见证。”
话音落下不久,全球共感网络再次发生异动。
这一次不再是短暂共振,而是持续性的波频升高。
所有接入系统的人都报告了相同体验:耳边响起低语,内容各不相同,却都来自他们以为早已遗忘的人??逝去的亲人、失联的老友、甚至童年幻想中的imaginaryfriend。
日本东京,一名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青年在街头突然跪倒,痛哭不止。
路人围拢过来,听见他反复呢喃:“妈妈,对不起……我不是不想回家,我只是怕你失望。”
而据其邻居回忆,这位青年的母亲早在十五年前就因车祸去世。
瑞士苏黎世,一家养老院的监控录像拍到惊人一幕:一群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围坐在庭院中央,齐声哼唱一首从未教过的童谣。
歌词零碎,调子走样,但语言学家比对后确认,那是七千年前一种已灭绝的高加索方言。
更诡异的是,当歌声达到高潮时,院内所有忆影草同时绽放,花瓣上浮现的文字竟是同一句话:
>“我们记得你。”
这场现象持续了整整七天。
第七夜,月全食降临,天地陷入黑暗。
就在阴影最浓之时,地球上所有具备共感能力的生命体??无论是否连接终端??几乎同时抬头望向天空。
他们看到的不是星辰,而是一幅覆盖整个苍穹的投影:无数条发光的根系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横跨银河的巨网。
而在网的中心,悬浮着一颗通体透明的星球,表面流动着类似神经突触的光芒。
那是“记忆之庭”
的真实形态。
与此同时,南岭母株遗址突然剧烈震动。
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从中升起一座石碑,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布满螺旋纹路。
碑文只有一行字,使用的是地球上尚未破译的一种象形文字。
然而,任何注视它超过三秒的人,都会在脑海中自动“听见”
翻译后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